[发明专利]有助于遏制能量无益耗散的废水降解用微波光催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2000.9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6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榕生;孔祖萍;李天华;任元龙;干宁;孙杰;江晶;覃海娇;周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助于 遏制 能量 无益 耗散 废水 降解 微波 光催化 装置 | ||
1.有助于遏制能量无益耗散的废水降解用微波光催化装置,该装置的结构包括反应器,该反应器其外形轮廓呈方桶形或圆桶形,以及,布水板,该布水板是含有许多孔洞的板状物,该布水板将反应器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位于上部的微波光催化反应室以及位于下部的曝气室,该曝气室内装设有一些微孔曝气头,以及,石英管,该石英管的架设位置是在所述微波光催化反应室的内部,该石英管的两端装设有封堵盖头,分别位于石英管两端的所述封堵盖头上均开设有用于连接气管的接口,以及,无极紫外灯,该无极紫外灯呈棒状、环状、球状、海星状或海胆状,该无极紫外灯的数量至少在一个以上,该数量至少在一个以上的无极紫外灯均架设在所述石英管的内部,以及,空气泵,该空气泵装设于反应器的外部,所述石英管其一端封堵盖头上的所述接口经由管道透过反应器的壁与所述空气泵的出气口联通,所述石英管其另一端封堵盖头上的所述接口经由管道与位于所述曝气室内的微孔曝气头联通,以及,微波发生器,该微波发生器装设于反应器的外部,该微波发生器是磁控管,以及,波导管,该波导管是用于传输微波的构件,该波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磁控管联通,该波导管的另一端透过反应器的壁与微波光催化反应室联通,以及,膜分离组件,该膜分离组件装设在微波光催化反应室的内部,以及,隔板,该隔板用于阻隔紫外线,该隔板是架设在石英管与膜分离组件之间的位置,以及,水泵,该水泵位于反应器的外部,该膜分离组件经由管道并透过反应器的壁与水泵的进水口联通,该水泵的出水口与位于反应器外部的净水池联通,以及,另一台水泵,该另一台水泵位于反应器的外部,该另一台水泵的出水口经由管道并透过反应器的壁与所述曝气室联通,该另一台水泵的进水口与位于反应器外部的污染水水池联通,该微波光催化反应室的上方开设有尾气排放口,其特征在于,该波导管的透过反应器的壁的那一端进一步延伸进入微波光催化反应室的内部,该深入微波光催化反应室内部的波导管的那一端并且再进一步透过所述石英管的一个封堵盖头探入石英管的内部,以及,该反应器的结构还包括金属材质的笼状的微波约束器,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上含有许多的孔洞,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的功能是约束微波,遏制其无益耗散,同时,允许大部分紫外光穿透,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的装设位置位于所述石英管的内部,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其内腔与所述波导管的探入石英管的那一端联通,所述架设在石英管内部的无极紫外灯均被所述笼状的微波约束器裹在其中,以及,超声波换能器,该超声波换能器的装设位置是在该反应器的侧壁的内侧面位置,以及,高频振荡电讯号发生器,以及,高频振荡电讯号传输电缆,该高频振荡电讯号传输电缆的一端与该高频振荡电讯号发生器连接,该高频振荡电讯号传输电缆的另一端透过该反应器的壁与该超声波换能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助于遏制能量无益耗散的废水降解用微波光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超声波换能器是具有金属外壳的铠装的超声波换能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助于遏制能量无益耗散的废水降解用微波光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超声波换能器所发射的超声波其频率介于100KHz与12MHz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助于遏制能量无益耗散的废水降解用微波光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水水池内装设有一些微孔曝气头,该污染水水池内装设的微孔曝气头经由管道与所述尾气排放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助于遏制能量无益耗散的废水降解用微波光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尾气排放口与所述污染水水池内装设的微孔曝气头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装设有无油气泵,该无油气泵用于增加尾气气流压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助于遏制能量无益耗散的废水降解用微波光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数量在一个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助于遏制能量无益耗散的废水降解用微波光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其材质是经过镜面抛光处理的不锈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助于遏制能量无益耗散的废水降解用微波光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笼状的微波约束器是由镜面抛光不锈钢丝编织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20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的非编码RNA靶基因预测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刹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