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布式喷泉码的车辆自组织网络实时组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2128.5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2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费泽松;周园;黄盖世;杨昂;匡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W4/06;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布式 喷泉 车辆 组织网络 实时 方法 | ||
1.基于分布式喷泉码的车辆自组织网络实时组播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实现从一个源端,经r个中继车辆向d个目的车辆组播发送k个源数据包,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步骤1,将k个数据包分成两个集合k1和k2,每个集合都包含k/2个数据包;采用改进的去卷积孤立度分布,得到异或模式的选取概率λm及其度分布fm(i),以及直传模式的选取概率1-λm及其度分布μ′1(i);
所述的改进的去卷积孤立度分布的求解过程在基于传统的LT码度分布的分解技术将LT码的鲁棒孤立度分布μ(i)分成两部分基础上进行:
其中,μ′(i)和μ″(i)分别代表采用异或模式和直传模式生成的类似LT码的度分布,β′/β和β″/β分别代表μ′(i)和μ″(i)的概率,β′/β+β″/β=1;
继续将μ′(i)分成两部分:中继车辆直接将编码包传给目的车辆为事件E1,中继车辆需要进行异或运算为事件E2;
DLT码异或后产生的类似LT码的度为i时事件E1和E2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E1|d=i)和P(E2|d=i);
P(E2|d=i)=1-P(E1|d=i),1≤i≤k (4)
其中d是LT码的度,k为数据包数目,利用贝叶斯法则:
P(d=i|E1)和P(d=i|E2)代表事件E1和E2发生时度为i的概率,其中
P(E2)=1-P(E1) (8)
令η=P(E1),代表事件E1发生的概率,则
μ′(i)=η·P(d=i|E1)+(1-η)·P(d=i|E2) (9)
将式(9)插入式(2),得到
整理得到
直传模式的总的度分布为μ′1(·),包含式(2)中的μ″(i)和事件E1;异或模式的总的度分布为μ′2(·),包含E2,μ′2(·)需要去卷积,得到
式(11)重写成
其中
所以对于DLT码的度分布采用改进的去卷积孤立度分布pm(·)为
pm(i)=λm·fm(i)+(1-λm)·μ′1(i),
其中
步骤2,在0到1之间产生一个随机数val,若val<λm,则采用异或模式进行编码,度分布为fm(i),概率为λm;反之,则采用直传模式进行编码,度分布为μ′1(i),概率为1-λm;根据选择的度分布随机选择当前编码包的度d;
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当前编码包的度d,生成DLT编码包;
(1)在异或模式下,源端交替在k1集合和k2集合里选择d个数据包用来异或生成DLT编码包并组播发送给中继车辆;
(2)在直传模式下,从k个数据包中选择d个数据包用来异或生成DLT编码包并且直接传给目的车辆;
步骤4,重复步骤2到步骤3,生成多个编码包;当某一目的车辆接收到的编码包数达到可以译码的数量时,采用置信度传播算法进行译码,获得源数据包后向源端发送一个ACK;当源端接收到来自所有目的车辆的ACK时,源端停止生成DLT编码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喷泉码的车辆自组织网络实时组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在异或模式下生成DLT编码包又分为两种情况:
a.中继车辆没有已存的DLT编码包,则根据fm(i)选择d个数据包用来异或生成DLT编码包,并将该DLT编码包储存在中继车辆;
b.中继车辆已经存有DLT编码包,则根据fm(i)选择d个数据包用来异或生成新的DLT编码包;如果新的DLT编码包与中继车辆已存在的DLT编码包来自不同的集合k1和k2,那么将新的DLT编码包与中继车辆的DLT编码包进行异或后形成MLT编码包,并通过组播发送给目的车辆;如果二者来自相同的集合,那么选择其中的任意一个储存在中继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21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驱油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甲醇制低碳烯烃的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