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型盘状工件的工装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2358.1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5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史庭泽;王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兴船重机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048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型 工件 工装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装夹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盘状工件的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车削加工是机加工领域中的基本加工工艺之一,主要过程是将待加工工件卡固在车床的主轴上,主轴旋转带动待加工工件旋转,于是刀具与待加工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进而刀具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切削,改变待加工工件的尺寸和形状。
车削加工的首要步骤是将带加工工件卡固在车床的主轴上,这一步骤是影响加工成型的工件达到足够精度的关键步骤。
大型工件多数都需要通过落地式车床进行加工完成。而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的通用工装夹具,很难对大型工件进行竖立夹持定位,尤其是无法对大型盘状工件进行竖立夹持定位,即便可以夹持定位,也无法使工件达到足够的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大型盘状工件的工装夹具,尤其是一种能够对大型盘状工件进行竖立夹持定位,使得工件达到足够的加工精度的工装夹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盘状工件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与其垂直的主板,底板与主板之间连接有支撑板,底板的下表面连接有若干支撑座,底板上设置有若干稳定架,主板上有若干卡扣。
所述底板、主板和支撑板为一体成型的铸件。
所述的底板为正方形。
所述的主板为矩形。
所述支撑板数量为2个,其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支撑板位于底板与主板的边缘,支撑板上有若干吊装孔。
所述吊装孔数量为3个,吊装孔自上而下半径依次减小。
所述支撑座数量为4个,分别位于底板的四个角。
所述稳定架数量为4个,分别处于各支撑座的旁边。
所述卡扣数量为2个,所述卡扣位于所述主板固定所述盘状工件定位面的一面。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落地式车床对大型盘状工件进行加工时,可以通过该工装夹具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竖立夹持定位,并使得工件达到足够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与工件的夹持示意图
图3是卡扣的结构
图中:
1、主板 2、支撑板 3、底板
4、工件 5、支撑座 11、卡扣
21、吊装孔 31、稳定架 41、环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大型盘状工件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以及与其垂直的主板1,底板3与主板1之间连接有支撑板5,底板3的下表面连接有若干支撑座5,底板3上设置有若干稳定架31,主板1上有若干卡扣11。
所述底板3、主板1和支撑板2为一体成型的铸件。
所述的底板3为正方形。
所述的主板1为矩形。
所述支撑板2数量为2个,其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支撑板位于底板与主板的边缘,支撑板上有若干吊装孔21。
所述吊装孔21数量为3个,吊装孔21自上而下半径依次减小。
所述支撑座5数量为4个,分别位于底板3的四个角。
所述稳定架31数量为4个,分别处于各支撑座5的旁边。
所述卡扣11数量为2个,所述卡扣11位于所述主板1固定所述盘状工件4定位面的一面。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利用本工装夹具进行夹持的工件4为大型盘状结构,且工件1具有环状结构41。
在该工装夹具的支撑板2上设有用于机械调运的吊装孔21,可利用机械调运调整该工装夹具的位置,当该工装夹具到达指定位置时,利用该工装夹具的支撑座5与地面连接,并利用起支撑作用的稳定架31对该工装夹具进行进一步固定,从而实现该工装夹具在地面上的固定。
夹持待加工的工件4时需使用2个该工装夹具,且需要将主板1的定位面与工件4的环状结构41的定位面靠紧,并使用卡扣11将环状结构41夹紧,从而实现该工装夹具对工件4的夹持。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兴船重机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兴船重机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23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后端外显示车速的装置
- 下一篇:座椅电动腰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