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无重熔层气膜孔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3590.7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1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佟浩;李勇;王志强;孔全存;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5/00 | 分类号: | B23H5/00;B23H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薄观玖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发动机 涡轮 叶片 无重熔层气膜孔 加工 方法 | ||
1.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无重熔层气膜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高频电火花穿孔加工过程:即根据气膜孔加工要求的空间位置和角度,数控定位主轴头与涡轮叶片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采用中空高压冲液电极旋转方式的电火花加工,控制电极加工进给到达预期设定的加工位置,加工出气膜圆孔;
(2)电解加工去除重熔层过程:保持同一电极与工件相对位置,使自适应密封机构贴合在工件表面实现密封,采用高压环电极外冲液方式的电解加工去除预期厚度的重熔层,并实现气膜孔内壁的抛光;
(3)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过程:采用中空高压冲液电极旋转的端部放电铣削加工方式,进行沿着簸箕形孔口方向的相对扫描运动加工;
(4)电解铣削加工过程:利用外冲液和电极端部电解扫描加工;
通过上述四个步骤即完成单个气膜孔的加工,对叶片上气膜群孔重复上述自动化工艺过程,即可一次装夹完成叶片全部气膜孔的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无重熔层气膜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利用电极下端的常闭夹子实现电极的夹持进给,提高加工过程中细电极的伺服进给刚度;并通过电极下端常闭夹子与电极上端常开夹子的协调开闭和进给控制,实现电极损耗补偿;通过中空旋转电极高压内冲液,采用高频窄脉宽脉冲电源的放电加工,实现具有较薄重熔层的圆孔成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无重熔层气膜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利用同一电极对圆孔已加工孔壁进行电解加工去除重熔层,采用自适应密封机构针对叶片不同角度壁面实现密封,在电极和工件间隙非常小的环境下采用高压冲液方式保证电极和孔壁之间充满工作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无重熔层气膜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利用同一简单电极的电火花伺服扫描、铣削工艺,加工出所要求的形状孔口,通过对扫描路径、加工参数和电参数进行规划和优化,实现对孔出口的成形加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无重熔层气膜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利用同一电极电解铣削加工工艺对已加工的孔口表面进行电解加工,去除重熔层和提高表面精度,电解液采用自适应密封机构喷射的方式进入电极和工件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35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产养殖水的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制罐机械的卷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