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光主体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电致磷光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4055.3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9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付东;申智渊;邵诗强;施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6506 | 分类号: | C07F9/6506;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光 主体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发光 器件 | ||
1.一种含三苯基磷氧与菲并咪唑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三苯基磷氧与菲并咪唑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 R2=R4= 或,R1=R3=H;或者R1=R3= 或 , R2=R4=H。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三苯基磷氧与菲并咪唑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a:将9,10-菲醌,配方组合物以及乙酸铵溶解于乙酸中,加热至100~150 ℃反应回流24~7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加水析出固体,过滤,所得固体用水洗涤,烘干得到菲并咪唑中间体产物;
步骤b:将步骤a得到的菲并咪唑中间体产物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冷却至-70~-90 ℃,加入苯基二氯化磷,继续反应2~8小时,升温至室温4~24小时,加水淬灭反应,同时加入30% H2O2水溶液氧化得到含三苯基磷氧与菲并咪唑化合物;
所述配方组合物选自以下组合的一种:苯甲醛及间溴苯胺;苯甲醛及对溴苯胺;间溴苯甲醛及苯胺;对溴苯甲醛及苯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三苯基磷氧与菲并咪唑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9,10-菲醌,配方组合物以及乙酸铵的摩尔质量比例为1: (3~7): (2~8),其中配方组合物中的甲醛类化合物与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比为:1: (2~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三苯基磷氧与菲并咪唑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菲并咪唑中间体产物与苯基二氯化磷以及双氧水的摩尔质量比例为(2~4): 1: (1~5)。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三苯基磷氧与菲并咪唑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含三苯基磷氧与菲并咪唑化合物作为磷光主体发光材料用于制备电致磷光发光器件。
6.一种电致磷光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磷光发光器件包括ITO玻璃,所述ITO玻璃上从里向外依次附着有导电玻璃衬底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激子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铝电极;所述发光层由磷光掺杂材料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三苯基磷氧与菲并咪唑化合物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磷光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光掺杂材料为Ir(ppy)3或FIrpi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致磷光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光掺杂材料为Ir(ppy)3时,按质量百分比计,其添加量为发光层的4%~1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致磷光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铱金属络合物为FIrpic时,按质量百分比计,其添加量为发光层的4%~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40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贴镜面偏心真空集热管
- 下一篇:用于呼叫中心的通讯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