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保健内衣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54603.2 申请日: 2012-09-22
公开(公告)号: CN103668515A 公开(公告)日: 2014-03-26
发明(设计)人: 崔瑛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道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1F2/02 分类号: D01F2/02;D01F1/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00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抗菌 保健 内衣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抗菌保健内衣,是将棉纤维与甲壳胺、电气石粉等通过共混纺丝法制成抗菌保健内衣,具有持久抗菌、吸湿排汗、除臭防螨、红外保健、亲肤舒适的功效,适合于各类人群,尤其适合于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老年人和女性体质寒凉者使用。内衣的附加性能已成为当今衡量生活品质的标准之一,本发明运用特殊工艺,在棉纺制品的制备工艺中加入了新的特殊生态材料,希望在服饰内衣领域获得抗菌防螨、红外保健、亲肤排汗多种附加性能。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的四大要素衣、食、住、行是衡量我们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衣。衣服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一直在不断的衍化,从最初的基本遮蔽、御寒纳凉,到后来的美观时尚、提升品位,再到现在的生态保健、增强体质,衣服已然伴随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走向了更高的境界。在衣服种类纷繁复杂的今天,内衣可谓是发展最迅速、最精细的一类服饰品种。内衣由于其贴身性、私密性以及使用的大众性成为人们关注和购买的热门衣物。随着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工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内衣已不仅仅具有贴身穿戴的作用,人们开始赋予内衣更多的外部性能。在当下的内衣市场中,塑身内衣、远红外内衣、减脂内衣、抗菌内衣等产品层出不穷,然而,这些附加性能真正的持续时间却是良莠不齐。以抗菌内衣为例,大多数的抗菌内衣的抗菌稳定性差,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多,其抗菌性能大多流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抗菌材料与抗菌技术的运用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

    大多数的女性朋友都或多或少有着寒凉的体质,她们很容易因为天气、饮食、精神的变化而导致体质寒凉,从而引发痛经、咳嗽、头痛等多种疾病或伴随身体不适的亚健康状态。人体皮肤和某些器官表面存在多种寄生细菌,当身体健康或免疫力正常时,这些细菌不会引发疾病;而当免疫力低下或皮肤出现伤口时,这些寄生细菌很容易侵入伤口或身体的其它位置,打破原来的菌群平衡,引发感染。这些现象也提示我们,内衣作为接触皮肤的第一道防线应该具有更多的保健功能。以此为出发点,我们认为有必要发明一种抗菌保健内衣,这种内衣在舒适透气排汗的基础上,既具有长久抗菌功能抵御细菌的侵犯,又具有发热保健温暖寒性体质的功能,尤其适合女性消费者、婴幼儿和老年消费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保健内衣,要点在于选择合适的组分,通过特殊的生产工艺制备而成。抗菌保健内衣的纺丝液配方如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甲壳胺6-15、细绒棉40-70、电气石粉8-15、黄柏2-4、柠檬酸0.5-2、异丙醇2-4、软水加至100。

甲壳胺是由氨基葡糖和乙酰氨基葡糖聚合物组成的多糖,它可由甲壳中的甲壳素部分脱乙酰化而得到,不溶于中性和碱性溶液,但可与无机酸和有机酸形成盐。聚合物的氨基被质子化,产生的可溶性多糖带有正电荷。与病原微生物细胞膜表面的负电荷产生缔合,改变了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引起微生物细胞的死亡。另外,由于甲壳胺具有微细的小孔结构,有毛细管作用,可以迅速散发吸收的汗液,使细菌不易附着并滋生,从而增强了抗菌的效果。甲壳胺对细菌、酵母、真菌等微生物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一般人体表皮存在的细菌如表皮普通球菌、大肠杆菌、热带白色念珠菌和致病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细绒棉,又称陆地棉,为纺丝的主要基质。纤维线密度和长度中等,一般长度为25-35mm,线密度为2.12-1.56dtex左右,强力在4.5cN左右,是我国棉花的主要种植品种。棉纤维是多孔性物质,且其纤维素大分子上存在许多亲水性基因,所以其吸湿性较好,一般大气条件下,棉纤维的回潮率可达8.5%左右。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由α葡萄糖为基本结构单元重复构成,聚合度在6000-11000之间。棉纤维的表面含有脂蜡质,俗称棉蜡,对棉纤维具有保护作用,是棉纤维具有良好纺纱性能的原因之一。

电气石最大的优点是能够产生永久性微弱电流(0.06毫安培),在受热时会带上电荷,具有热释电效应,可以释放远红外线、负离子以及多种矿物元素。日本科研人员证实,电石气被粉碎时,能量同比增加。粉碎地越细,能量越大。一方面,电气石可以产生负离子,具有除臭的功效。另一方面,电气石可以放射远红外线(2—18μm的红外光线)。电气石因其热电性和压电性,使其极性离子在平衡位置振动而引起偶极矩变化产生远红外波段的电磁辐射。若按一定比例添加到产品中,使其通过自身的自由离子、不纯物离子和离子性物质,牵动有机与无机分子交链的离子键极性振动,可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宽。电气石生成的远红外线能够渗透到身体深层部位,温暖细胞,促进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顺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道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道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4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