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口转接器及其接口转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6023.7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8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鹏;陈君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龙哺;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口 转接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接口转换器及其接口转接方法,本发明的接口转换器及其接口转接方法用以经由卡槽(card slot)进行网络数据的传输。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携带式计算机的厚度尺寸已逐渐接近、甚至低于标准有线网络RJ45的接头尺寸,难以植入RJ45的接口,以轻薄为主的携带式计算机,将无法直接通过本身的网络接口进行有线网络的存取。
为解决前述问题,须设计一接口转换器及接口转接方法,使其可将有线网络连接至携带式计算机,更可应用于现有携带式计算机的规格以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口转换器及其接口转接方法,用以接收有线网络的网络信号,并通过携带式计算机现有的存储卡卡槽完成网络数据的传输。
为完成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口转接器,包含网络接口以及卡片接口。网络接口用以连结有线网络,并自有线网络接收网络信号。卡片接口电性连接网络接口,用以连结主机的读卡槽,并通过读卡槽将网络信号传送至主机,俾主机通过转接器,将网络信号转送至主机的网络控制器。
为完成前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接口转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使设置于主体的网络接口连结至有线网络;使网络接口自有线网络接收网络信号;使设置于主体且与网络接口电性连接的卡片接口连结至主机的读卡槽;使卡片接口通过读卡槽,将网络信号传送至主机;以及,使主机通过转接器,将网络信号转送至主机的网络控制器。
通过上述所揭露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接口转换器利用了携带式计算机现有的规格配置,完成携带式计算机与有线网络间的连接,同时保持了低硬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接口转换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接口转换器的示意图;以及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接口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2:接口转接器
11:主体
13、13’:网络接口
15、15’:卡片接口
6:主机
61:读卡槽
63:转接器
65:网络控制器
7:有线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内容。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需在如实施例所述的任何环境、应用或方式方能实施。因此,关于实施例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发明的目的,而非用以直接限制本发明。需说明者,以下实施例及图示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
请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接口转换器1的示意图。接口转换器1包含一主体11、一网络接口13以及一卡片接口15。其中,网络接口13以及卡片接口15皆设置于主体11上,卡片接口15电性连接网络接口11,则卡片接口15可自网络接口11接收电性信号。
当使用者需要利用主机6存取网络资源时,使用者便可将接口转换器1的卡片接口15插入主机6的一读卡槽61,此外,将网络接口13连接一有线网络7,使网络接口13可自有线网络3接收网络信号,则接口转换器1可将自网络接口13接收的网络信号,通过卡片接口15传送至主机6。则主机6可通过连接至读卡槽61的一转接器63,将网络信号转送至一网络控制器65,俾主机6根据网络信号存取网络资源。
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接口转换器2的示意图。须特别说明者,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硬件结构及网络连接环境相似,因此其符号相同的元件及其功能将不再赘述。
其中,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第二实施例中,接口转换器2的网络接口13’更包含多个第一接脚131,卡片接口15’更包含多个第二接脚151,而网络接口13’以及卡片接口15’通过第一接脚131以及第二接脚151电性连结,则网络接口13’可将网络信号传送至卡片接口15’,而卡片接口15’可通过第二接脚151将网络信号传送至主机6。
举例而言,网络接口可为具延长线的RJ-45网络接头,其可通过具有RJ-45网络接口的网络装置连接至网络。此外,网络接口也可为RJ-45网络接口,通过符合RJ-45规格的网络线,同时连接网络接口以及具有RJ-45网络接口的网络装置,使得网络接口同样可与网络连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6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