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联式液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6082.4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5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红;李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万红 |
主分类号: | F16K11/10 | 分类号: | F16K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联式 液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传动的领域,尤其是一种双联式液压阀。
背景技术
液压阀在传动领域中是常用一种控制器件,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无级变速、成本低廉优点,然而,液压阀在现行传动的技术上,亦存在着缺憾,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只能适合直线传动的工况,若要求液压阀驱动一个齿轮,其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在现行的技术资料和实际应用中还没有液压阀直接驱动齿轮的实例。
本发明之目的是解决上述之不足。向社会提供一种能直接驱动齿轮运动的一种双联式液压阀。
发明内容
一种双联式液压阀,包括下阀体(1)、后室液嘴(2)、安装螺孔A(3)、密封环A(4)、方导柱(5)、前室液嘴(6)、推杆(7)、密封环B(8)、推杆头(9)、推杆圆弧头(10)、复位校准槽(11)、连接底部(12)、推杆方孔(13)、前液室(14)、上阀体(15)、前液室(16)、紧合螺孔(17)及安装螺孔B(18);所述的双联式液压阀是由二个下阀体(1)对称布局于连接底部(12)上,形成双联式液压阀的底座;所述的推杆(7)前端的推杆头(9),其头部的上半部,被削除了1/2,留下1/2设计成圆弧状,以便推杆头(9)能灵活实现进退的动作;所述的双联式液压阀,能广泛应用于通过斜齿轮来实现步进式传动的工况。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直接驱动。所述的液压阀A左推杆(30)及液压阀A右推杆(13)在动力系统的程序设定下,直接驱动斜齿轮的正反旋转及锁定动作。
结构紧凑。双联式液压阀结构非常紧凑,二阀同设于一个底座上,既节省空间又增强了运作的可靠性。
体积小巧。常规的齿轮传动,都得通过制齿轮或涡轮涡杆及电动马达来驱动的,所以齿轮传动的综合机构是比较复杂的,占有空间也就会很大,若采集了液压驱动齿轮的技术方案驱动机构简单可靠,且可大幅节省机器的体积。
成本低廉。液压驱动与马达驱动的相比,优势是很明显的,特别在相同的需多单元部件工况下的机器,液压驱动的优势就更为突出了,对制造方而言,生产成本就会降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联式液压阀,包括下阀体(1)、后室液嘴(2)、安装螺孔A(3)、密封环A(4)、方导柱(5)、前室液嘴(6)、推杆(7)、密封环B(8)、推杆头(9)、推杆圆弧头(10)、复位校准槽(11)、连接底部(12)、推杆方孔(13)、前液室(14)、上阀体(15)、前液室(16)、紧合螺孔(17)及安装螺孔B(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联式液压阀是由二个对称的下阀体(1)通过连接底部(12)相连,形成双联结构的;所述的推杆(7)前端的推杆头(9),其头部的上半部,被削除了1/2,留下1/2设计成圆弧状,以便推杆头(9)能在斜齿轮的二个斜齿间实现灵活进退的动作。
所述的双联式液压阀设有左右二个推杆(7),在动力系统的程序设定下,交替完成直接驱动斜齿轮的正反旋转及锁定动作。
所述的推杆(7)的推杆中心位,设有推杆方孔(13);所述的推杆(7)通过推杆方孔(13)套着于方导柱(5)上;所述的方导柱(5)位于液压阀后室的后壁中心位置上。
所述的复位校准槽(11),位于二个对称布局上阀体(15)相向面的中心位上;所述的复位校准槽(11),呈倒梯形的槽状结构。
所述的倒梯形结构的复位校准槽(11)中,可容设制动件的规正部件。
所述的呈倒梯形的复位校准槽(11)的梯度设为1.5度,以满足置于其中的制动件规正部件的扭动及因扭动发生角度变化的校准和复位。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横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纵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推杆结构透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推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 - 图4标记名称是:下阀体(1)、后室液嘴(2)、安装螺孔A(3)、密封环A(4)、方导柱(5)、前室液嘴(6)、推杆(7)、密封环B(8)、推杆头(9)、推杆圆弧头(10)、复位校准槽(11)、连接底部(12)、推杆方孔(13)、前液室(14)、上阀体(15)、前液室(16)、紧合螺孔(17)及安装螺孔B(18)。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双联式液压阀,由二个下阀体(1)对称布局于连接底部(12)上,形成双联式液压阀的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万红,未经李万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60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