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氨吸收式制冷机预冷的富甲烷气液化装置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7404.7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9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驽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诺威(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J1/02 | 分类号: | F25J1/02;F25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郑利华 |
地址: | 100107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吸收 制冷机 预冷 甲烷 液化 装置 工艺 | ||
1.一种带有氨吸收式制冷机预冷的富甲烷气液化装置,所述富甲烷气液化装置包括单级混合冷剂液化制冷循环装置、预冷循环装置和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冷循环装置包括氨吸收式制冷机、冷媒缓冲罐、冷媒循环泵、预冷器,所述氨吸收式制冷机的蒸发器上冷媒输入口和输出口、冷媒缓冲罐、冷媒循环泵、预冷器的冷媒输入口和输出口依次管道连接组成回路;
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燃气发电机组,在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与氨吸收式制冷机的发生器通过管道连通,且该管道上设有制热烟气阀门,在该制热烟气阀门和该燃气发电机组之间又设有控制烟气排放至大气的直排烟气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氨吸收式制冷机预冷的富甲烷气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级混合冷剂液化制冷循环装置包括低温主换热器,所述低温主换热器采用缠绕管式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氨吸收式制冷机预冷的富甲烷气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主换热器内的换热管束由不锈钢、铜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氨吸收式制冷机预冷的富甲烷气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吸收式制冷机上设有补燃装置。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氨吸收式制冷机预冷的富甲烷气液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待液化的净化处理后的富甲烷气体经预冷器的冷却后,进入低温主换热器,降温液化并过冷后,经LNG节流阀输出产品液化天然气;
b.混合冷剂经冷剂压缩机增压后,进入冷却器降温并部分冷凝,再经预冷器预冷后进入低温主换热器,冷却后进入冷剂节流阀降压降温,返回低温主换热器的壳程蒸发以提供液化冷量,蒸发后的气体进入气液分离器,气相混合冷剂返回冷剂压缩机的吸入端,完成制冷循环;
c.冷媒在氨吸收式制冷机的蒸发器内降温后进入冷媒缓冲罐中,再由冷媒循环泵输送进入预冷器提供冷量,复温后返回该氨吸收式制冷机的蒸发器;
d.燃气发电机组的烟气由制热烟气阀门、直排烟气阀门控制,关闭制热烟气阀门,打开直排烟气阀门时,烟气直接排至大气;关闭直排烟气阀门并打开制热烟气阀门时,烟气经氨吸收式制冷机发生器的输入口进入该发生器,加热氨水溶液后经所述发生器的输出口排至大气;
e.在冷媒温度高于设定值,余热不足时,启动所述补燃装置,维持氨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能力稳定。
6. 一种带有氨吸收式制冷机预冷的富甲烷气液化装置,所述富甲烷气液化装置包括单级混合冷剂液化制冷循环装置、预冷循环装置和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冷循环装置包括氨吸收式制冷机、冷媒缓冲罐、冷媒循环泵、预冷器,所述氨吸收式制冷机的蒸发器上冷媒输入口和输出口、冷媒缓冲罐、冷媒循环泵、预冷器的冷媒输入口和输出口依次管道连接组成回路;
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燃气发电机组、导热油炉、导热油缓冲罐及导热油泵,所述导热油缓冲罐、导热油泵、氨吸收式制冷机的发生器输入口和输出口、导热油炉的油路输入口和油路输出口依次管道连接组成回路,所述燃气发电机组与导热油炉的烟气输入口通过管道连通,且该管道上设有制热烟气阀门,在该制热烟气阀门和该燃气发电机组之间又设有控制烟气排放至大气的直排烟气阀门,导热油炉的烟气能够通过烟气输出口排放至大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氨吸收式制冷机预冷的富甲烷气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级混合冷剂液化制冷循环装置包括低温主换热器,所述低温主换热器采用缠绕管式换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氨吸收式制冷机预冷的富甲烷气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主换热器内的换热管束由不锈钢、铜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氨吸收式制冷机预冷的富甲烷气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炉上设有补燃装置。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氨吸收式制冷机预冷的富甲烷气液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待液化的净化处理后的富甲烷气体经预冷器的冷却后,进入低温主换热器,降温液化并过冷后,经LNG节流阀输出产品液化天然气;
b.混合冷剂经冷剂压缩机增压后,进入冷却器降温并部分冷凝,再经预冷器预冷后进入所述低温主换热器,冷却后进入冷剂节流阀降压降温,返回低温主换热器的壳程蒸发以提供液化冷量,蒸发后的气体进入气液分离器,气相混合冷剂返回冷剂压缩机的吸入端,完成制冷循环;
c.冷媒在氨吸收式制冷机的蒸发器内降温后进入冷媒缓冲罐中,再由冷媒循环泵输送进入预冷器提供冷量,复温后返回该氨吸收式制冷机的蒸发器;
d.燃气发电机组的烟气由制热烟气阀门、直排烟气阀门控制,关闭制热烟气阀门,打开直排烟气阀门时,烟气直接排至大气;关闭直排烟气阀门并打开制热烟气阀门时,烟气经导热油炉烟气输入口进入该导热油炉,加热导热油炉后经导热油炉的烟气输出口排至大气,高温导热油由导热油泵输送至氨吸收式制冷机内的发生器,加热氨水溶液后温度降低,进入导热油炉加热后进导热油缓冲罐贮存,再回导热油泵的吸入端完成循环;
e.在导热油温度低于设定值,余热不足时,启动所述补燃装置,维持氨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能力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诺威(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瑞诺威(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74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虚幻引擎软件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设备
- 下一篇:监控服务器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