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木、竹复合浆粕纤维素膜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7502.0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0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龙国强;杜咏林;辜庆玲;付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9/00 | 分类号: | C08B9/00;C08B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丽 |
地址: | 61030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浆粕 纤维素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膜的生产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棉、木、竹复合浆粕纤维素膜的生产方法,属于复合竹浆粕生产纤维素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玻璃纸都是以棉浆、木浆作为原料,用粘胶法制成的薄膜。前者受到耕地减少、粮棉争地、棉花产量减少等问题的影响,将会越来越紧张;后者受到森林保护、环保压力的影响,应用也会越来越受到限制。因此,纤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因此,找到一种速生、对生存环境要求较低,尤其是在山区、丘陵都可种植的,不与粮食、棉花争夺土地的资源是应对目前资源紧缺状况的最好办法。
国内外已经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了多种纤维,其中技术最成熟、用量最大的是再生纤维素纤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竹纤维。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一种纤维素纤维,竹子由40%~50%的纤维素,30%的戊聚糖和20%~25%的木素组成,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为纤维素,可以通过对竹子的加工提纯或再生制得相应的纤维。由于我国竹子资源丰富、对生长环境要求低、其成材周期短、一般3~5年便可成林砍伐,并且产量较高,具有一次种植永续利用等特点,使得竹子作为一种生物质资源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采用竹材进行纤维素的生产是解决资源短缺的一种好方法。
但是现有的采用棉、木、竹复合生产纤维素膜的粘胶生产方法存在浆粕浸渍效果不好,生成的碱纤维素不均匀,而且降聚过多,会造成生成的纤维素磺酸酯粘度低,过滤差,生成的成品表现在强力低,伸长率差,同时很容易发粘发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用于生产纤维素膜的粘胶的生产方法存在的复合浆粕的浸渍效果不好,生成的碱纤维素不均匀,而且降聚过多,会造成生成的纤维素磺酸酯粘度低,过滤差,生成的成品表现在强力低,伸长率差,同时很容易发粘发脆的问题,提供一种棉、木、竹复合浆粕纤维素膜的生产方法,使得制成的成品能够获得较好的强力而且能够大幅度减少纤维素膜发粘发脆。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棉、木、竹复合浆粕纤维素膜的生产方法,包括粘胶制备、纤维素膜制备、脱硫、漂白、塑化以及干燥调湿制得纤维素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胶制备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碱浸渍
选择棉、木、竹复合浆粕作为原料,进行碱浸渍处理,浸渍碱的浓度为260~280g/L,浸渍温度控制为42~44℃,浸渍时间为75~85分钟,得到纤维素磺酸酯;
B、老成
将步骤A得到的纤维素磺酸酯进行老成处理,老成温度控制为40~43℃,老成时间为90~100分钟;
C、黄化
将步骤B得到的经过老成处理的纤维素磺酸酯进行黄化处理,其中CS2的加入量为甲纤维素的35~37%;
D、溶解
将步骤C得到的经过黄化处理的纤维素磺酸酯进行溶解处理,具体为在8~12℃下加入除盐水进行充分溶解,再通过常规工艺的研磨得到粘胶;
E、脱泡、熟成、过滤
将步骤D得到的粘胶进行常规的脱泡、熟成处理,再按照常规工艺进行过滤处理,控制产品指标得到ɑ纤维素含量为8.9~9.2%(重量百分比),氢氧化钠含量5.5~6 %(重量百分比),粘度45~55秒,熟成度(氨值)4.5~5.5ml的用于制备纤维素膜的粘胶液。
在步骤A中,所述的棉、木、竹复合浆粕可以是在市场上购买,也可以按照现有的本领域常规工艺制备,其中棉、木、竹的复合比例可以为任意比例。
上述棉、木、竹复合浆粕中三种浆粕的复合比例优选的为:
竹:棉:木=55~75:15~20:10~25。其采用常规工艺制成复合浆粕。
在步骤A中,所述的棉、木、竹复合浆粕的指标可以为市场上复合浆粕标准的任意指标,其优选的指标为:粘度为10~12mpa.s、甲纤维素含量为≥93%、灰分含量为≤0.08%、铁质含量为≤14ppm、吸碱值为530~600%、膨润度为170~210%、定量为770~830 g/m2、水分为10~11.5%、白度为≥83%、反应性能为0~250s(9mlCS2)。
在步骤D中,除盐水可以由过滤后的废胶水加水稀释后代替,溶解、研磨后得到的粘胶的指标为:ɑ纤维素含量为8.5~8.8%(重量百分比),氢氧化钠含量为5~5.5%(重量百分比),粘度60~70秒,熟成度(氨值)6.5~7.5ml。
在步骤E中,优选的:所述的过滤采用的孔径为16~25um的不锈钢烧结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75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锆双核配合物协同无卤无磷阻燃抗熔滴聚丙烯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粉煤灰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