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倒灌污水截流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7606.1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2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学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灌 污水 截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截流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防倒灌污水截流井。
背景技术
截流井是目前城市污水处理中用的最多的一种设施,把一些产生污染的阴井集中到一口井中,由此井通向污水处理厂,如果没有此井,要想污水进入污水厂,就必须每根管子都进污水处理厂,而在前面就用一口井来截流这些污水,到污水处理厂的管道就会大大减少,也利于收集污水。目前国内的一些截流井体积大,结构复杂,且不具有防倒灌的功能,特别是雨天,河水容易倒灌进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倒灌污水截流井,本发明的防倒灌污水截流井与现有的国内外的污水截流井相比,不仅具有防止河水倒灌的功能;井体体积小,适用于河堤空间狭小的地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还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防倒灌污水截流井,包括内部中空且具有一定容积的井体,所述井体的中部区域设置有溢流堰,以使井体内腔被隔成进水腔和溢流排水腔,所述井体侧壁上连接有至少1个用于向进水腔引入雨污混合水流的合流管,位于进水腔一侧的井体侧壁上还连接有截污管,位于溢流排水腔一侧的井体侧壁上连接有溢流排水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合流管的管内底标高略高于截污管的管内底标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井体的上开口上设置有盖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为钢筋混凝土盖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包括座浆、球墨铸铁防盗井盖和井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井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井体下方还铺设有一层C15素砼垫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井体采用水泥砂浆和粉煤灰砖砌成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井体下方还铺设有一层的碎石灌砂垫层和一层天然砂垫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溢流堰高度满足溢流堰顶标高大于晴天内河涨潮时溢流井出壅水位再加15~30cm。
本发明的防倒灌污水截流井与现有的国内外的污水截流井相比:一是本发明的截流井具有防倒灌功能,解决了截流井的河水倒灌问题。二是由于河堤的空间有限,设置井体的空间比较紧张,而本发明的井体体积小,适用于河堤空间狭小的地方,解决了施工空间问题。三是本发明的截流井构造简单,仅在内腔设置一道溢流堰,施工方便,且有利于保护脆弱的河堤。四是本发明的截流井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有利于降低施工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防倒灌污水截流井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防倒灌污水截流井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体 2溢流堰 3进水腔 4溢流排水腔 5合流管 6截污管 7溢流排水管 8盖板 9 C15素砼垫层 10座浆 11球墨铸铁防盗井盖 12井座 13碎石灌砂垫层 14天然砂垫层 15驳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请参看图1和图2,本发明的防倒灌污水截流井,包括内部中空且具有一定容积的井体1,所述井体1的中部区域设置有溢流堰2,以使井体内腔被隔成进水腔3和溢流排水腔4,所述井体侧壁上连接有至少1个用于向进水腔引入雨污混合水流的合流管5,位于进水腔3一侧的井体侧壁上还连接有截污管6,位于溢流排水腔4一侧的井体侧壁上连接有溢流排水管7。所述合流管5的管内底标高略高于截污管6的管内底标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井体1的上开口上设置有盖板8,所述盖板8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所述井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所述井体1下方还铺设有一层C15素砼垫层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溢流堰2高度满足溢流堰顶标高大于晴天内河涨潮时溢流井出壅水位再加15~30cm。
实施例2
请参看图3,本发明的防倒灌污水截流井,包括内部中空且具有一定容积的井体1,所述井体1的中部区域设置有溢流堰2,以使井体内腔被隔成进水腔3和溢流排水腔4,所述井体侧壁上连接有至少1个用于向进水腔引入雨污混合水流的合流管5,位于进水腔3一侧的井体侧壁上还连接有截污管6,位于溢流排水腔4一侧的井体侧壁上连接有溢流排水管7。所述合流管5的管内底标高略高于截污管6的管内底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7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