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盐高吸水倍率的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8043.8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5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周丕严;马国林;刘健;阮玉林;韩伟恒;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12 | 分类号: | C08J7/12;C08J7/00;C08L33/02;A61L15/24;A61L15/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费开逵 |
地址: | 314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耐盐高 吸水 倍率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盐高吸水倍率的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高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2)研磨离子交换树脂,选取100目以下颗粒;3)将步骤1)制备的高吸水树脂颗粒和步骤2)研磨选取的离子交换树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4)将粘合剂均匀的喷到上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升温至60‑100℃,保温10‑20分钟,冷却至常温,即得目标产物。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高吸水树脂吸收生理盐水的倍率为60‑120g/g,通液速度小于50s,解决了现有的高吸水树脂耐盐性差的缺点,能大幅度降低卫生用品中高吸水树脂的使用量,提高卫生用品表面的干爽性和舒适性,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盐高吸水倍率的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表面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且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高耐盐高吸水倍率的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吸水树脂是一种分子链上含有羧基、羟基或酰胺基等亲水基团的功能型高分子材料,它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其吸水过程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可吸收1千倍以上的水。当水与高分子表面接触时,具有三种相互作用:一是水分子与高分子电负性强的氧原子形成氢键结合;二是水分子与疏水基团的相互作用;三是水分子与亲水基团的相互作用,高吸水树脂本身具有的亲水基和疏水基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自由水合状态。
高吸水树脂的吸水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亲水离子是高吸水树脂能够完成吸水过程的动力因素,树脂的网络结构是能够吸收大量水的结构因素。高吸水性树脂可以看成是高分子电解质组成的离子网络和水的构成物,在这种离子网络中存在可移动的离子对,它们是由高分子电解质的离子组成的。吸水前,高分子网络是固态网束,未电离成离子对,吸水时亲水基与水分子的水合作用使得高分子网束扩张,产生网内、外离子浓度差,从而造成网络结构内、外产生渗透压,水分子在渗透压的作用下向网络结构内部渗透。同理,被吸附水中含有盐时,渗透压降低,吸水能力降低。
高吸水树脂种类繁多,主要分为天然系和合成系吸水树脂。天然系主要包括淀粉系,纤维素系等,合成系包括聚丙烯腈类、聚乙烯醇类、聚丙烯酰胺类、聚丙烯酸(盐)类、聚氧化乙烯类、共聚合类等。其中,聚丙烯酸(盐)类高吸水性树脂在世界高吸水性树脂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约占世界SAP总产量的80%以上,它是由丙烯酸或其盐类与具有二官能度的单体经溶液聚合或悬浮聚合法共聚而成。聚丙烯酸(盐)类高吸水性树脂较其它合成类高吸水树脂具有吸水速度快、吸水倍率高、耐热性好等优点,但聚丙烯酸(盐)类高吸水树脂同时又属于高分子电解质,其耐盐性能较差,严重影响了应用。
高吸水树脂作为一类新型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吸水、保水性能,在医药卫生、农林园艺、荒漠治理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从80年代初期开始,高吸水树脂应用在生理卫生材料中作为人工体液的吸收载体。此后,高吸水树脂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其中80%-85%的产量应用于卫生用品作为人的体液,特别是尿液的最主要吸收材料。但是,人的尿液成分复杂,主要含有尿素和各种无机盐离子,如Cl-、Na+、K+、SO42-等。由于高吸水树脂属于高分子电解质,各种离子成分均会对其吸水过程产生同离子效应,因此,这些成分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能力均产生较大的影响,表现为高吸水树脂的吸液倍率大幅度下降,致使卫生用品的吸收芯体对尿液的吸收性能下降,影响卫生用品的使用性能,如卫生用品在小孩穿戴过程中容易产生尿液渗漏,同时,卫生用品的表面回渗量增加,干爽性下降,易引起小孩皮肤红疹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耐盐高吸水倍率的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粘附于高吸水树脂表层的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达到分离、消除人的尿液中的各种无机盐成分,大幅度提高卫生用品吸收芯体中高吸水树脂的吸水能力、耐盐性能和通液速度,减少高吸水树脂的使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80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电解残极板自动提升装置
- 下一篇:磁式安全遮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