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钢槽修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8942.8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齐志宇;于守巍;李泽林;王晗桐;张丽娜;王文科;梁祥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C21C5/44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钢 修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辅助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炉所用废钢槽残损部位的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废钢槽是转炉加废钢的主要器具。废钢槽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受到各种形状和类型废钢的撞击,使废钢槽的边部或底部会出现裂缝或漏洞。由于没有有效的修补方法,目前很多钢铁企业对于存在小型裂纹和漏洞的废钢槽不得不继续使用;而对于存在大的漏洞或裂纹的废钢槽则采取直接报废的办法。前者不仅会加剧了裂纹和漏洞的扩大,而且极易造成小型废钢在吊运过程中漏下,导致安全隐患;而后者则会加大生产成本,同时报废后废钢槽周转数量的减少也会给炼钢生产带来一定的制约。
因此,从延长废钢槽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及降低成本等几方面考虑,实现对废钢槽的有效修补,都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简单易行,就地取材,可延长废钢槽使用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使用安全性的废钢槽修补方法。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废钢槽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及步骤为:
1、对破损部位进行定尺修型:
以最小化原则,用氧气或乙炔将破损部位切割出一形状规则的缺口,并将缺口的各条边进行切割倒棱,使之形成内口大、外口小的“梯形”缺口;
2、补丁制备:
若破损部位在槽壁或边部,则找一块与槽壁厚度相同的平直钢板,按照切割好的“梯形”缺口的尺寸和倒棱斜度切割出一相同尺寸、但倒棱方向相反的“倒梯形”补丁;
若破损部位在带有弧形的废钢槽底部,则找一块与槽底厚度和弧度相同或相近的钢板,并按照切割好的“梯形”缺口的尺寸和倒棱斜度切割出一相同尺寸、但倒棱方向相反的“倒梯形”补丁;
若槽底破损而又无弧形钢板,则沿一平直钢板上表面中心线切割出一道“V”形切口槽或矩形切口槽,再将平直钢板弯折成带有一道棱的“V”形;或者在平直钢板上表面切割出两道“V”形切口槽或矩形切口槽,再将平直钢板弯折成带有两道棱的“U”形;然后将压合后的切口槽缝进行焊合,并将“V”形或“U”形钢板按照切割好的“梯形”缺口的尺寸和倒棱斜度切割出一相同尺寸、但倒棱方向相反的“V”形或“U”形补丁;
3、焊接补强:
将补丁嵌入对应的缺口内,采用普通焊条将补丁与缺口焊合;然后用12-17mm厚的钢板条焊接在修补部位的外侧,对修补部位进行覆盖和保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修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可就地取材,不需额外增加设备和投资。
2、可有效延长废钢槽的使用寿命,减少报废率,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相对增加废钢槽的周转数量,减少废钢槽储备量,保证生产的稳定顺行。
3、可避免破损废钢槽吊运过程中出现废钢漏出现象,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V”形补丁示意图。
图2为“U”形补丁示意图。
图中:钢板11、钢板12、压合的“V”形切口槽缝2、折棱31、折棱32、压合的矩形切口槽缝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废钢槽修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对破损部位进行定尺修型:
以最小化原则,用氧气或乙炔将破损部位切割出一形状规则的缺口,并将缺口的各条边进行切割倒棱,使之形成内口大、外口小的“梯形”缺口。
2、补丁制备:
若破损部位在槽壁或边部,则找一块与槽壁厚度相同的平直钢板,按照切割好的“梯形”缺口的尺寸和倒棱斜度切割出一相同尺寸、但倒棱方向相反的“倒梯形”补丁。
若破损部位在带有弧形的废钢槽底部,则找一块与槽底厚度和弧度相同或相近的钢板,并按照切割好的“梯形”缺口的尺寸和倒棱斜度切割出一相同尺寸、但倒棱方向相反的“倒梯形”补丁。
若槽底破损而又无弧形钢板,则沿一平直钢板11上表面中心线切割出一道“V”形切口槽(或矩形切口槽),再将钢板11弯折成带有一道折棱31的“V”形补丁,然后将压合的“V”形切口槽缝2进行焊合;(见图1)
对于槽底破损而又无弧形钢板的另一辅助方法是,在平直钢板12上表面切割出两道矩形切口槽(或“V”形切口槽),再将钢板12弯折成带有两道折棱32的“U”形补丁,并将压合的矩形切口槽缝4进行焊合。(见图2)
将切口槽缝焊合后的“V”形或“U”形钢板按照切割好的“梯形”缺口的尺寸和倒棱斜度切割出一相同尺寸、但倒棱方向相反的“V”形或“U”形补丁待用。
3、焊接补强:
将做好的补丁嵌入对应的缺口内,采用普通焊条将补丁与缺口焊合;然后用15mm厚的钢板条焊接在修补部位的外侧,对修补部位进行覆盖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89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