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溶胶表面改性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0114.8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0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石光;林少全;吴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23/06;C08L25/06;C08L23/12;C08L55/02;C08L27/06;C08K13/02;C08K3/36;C08K5/098;C08K5/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廖继海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溶胶 表面 改性 秸秆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硅溶胶表面改性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并干燥得秸秆粉,应用硅溶胶对秸秆粉进行浸渍处理,干燥后得表面改性秸秆粉,将表面改性秸秆粉与回收塑料及其它加工助剂进行高速混合,然后挤出造粒,制得硅溶胶表面改性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粒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溶胶表面改性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
a,将农作物秸秆粉碎成粒度为50~120目的秸秆粉,并将秸秆粉干燥至含水量为3.5~9.0%;
b,应用硅溶胶对上述秸秆粉进行浸渍处理,处理时,物料配比为,秸秆粉100重量份,硅溶胶20~200重量份,具体方法是,将秸秆粉送入带有搅拌装置、具有加热功能的反应釜中,在50~80℃的下进行搅拌,并在搅拌条件下在1~1.5小时内将硅溶胶以喷雾状加入到反应釜内,加料结束后持续搅拌1~2小时,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将温度升高至130~160℃,进行干燥,得改性秸秆粉;
c,将上述改性秸秆粉与回收塑料及其它加工助剂在高混机内进行高速混合,混合时,物料的配比为,回收塑料100重量份,改性秸秆粉80~150重量份,增容剂5~10重量份,塑料加工助剂5~12重量份、活性碳酸钙20~40重量份,具体方法是,将所有物料称量后送入高速混合机,关闭高速混合机加料口,开启高速混合机,将温度升至60~70℃,混合10~30分钟,温度升至110~130℃时,将混合后的上述物料放入冷却混合机中在搅拌下进行冷却混合降温,温度降至30~50℃时,将物料放出,得干态混合物料;
d, 将上述干态混合物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溶胶表面改性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塑料为回收的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聚氯乙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溶胶表面改性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溶胶中SiO2质量百分比为20~60%,pH值为6.5~10.0,粘度为2~10厘泊,SiO2粒径为6~25纳米。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溶胶表面改性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作物秸秆为棉杆、麦秆、稻杆、玉米杆、甘蔗渣或豆秸。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溶胶表面改性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容剂为PE-g-MA、PP-g-MA 或ABS-g-MA。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溶胶表面改性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加工助剂是硬脂酸钙、硬脂酸锌、PE蜡、抗氧剂1010的组合,其质量比为3:3: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01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顺坡电动通风天窗
- 下一篇:一种多相态餐饮油烟的组合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