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收率诺龙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1736.2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2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薛文武;系祖斌;刘卫东;王延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城市共同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1/00 | 分类号: | C07J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4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率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诺龙的合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收率的诺龙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诺龙作为一种兴奋剂,主要用于老年人的营养缺乏,消瘦,用于严重烧伤和动过手术的人,并能促进肌肉的生长发育,增加训练耐力和训练负荷。传统诺龙的生产工艺以19-去甲雄烯二酮为原料,硼氢化钾还原,再用二氧化锰氧化,该路线副产物多,质量低、收率低。CN101456888A公开了“一种美替诺龙的制备方法”,其以醋酸异睾酮为原料,质子酸为催化剂,经过缩酮氧化反应及格氏反应,制得一种美替诺龙,其方法仅是将现有的美替诺龙转化为美替诺龙醋酸酯之后再醇解得到美替诺龙。本发明经过改进后,采用吡啶溴氢酸盐作为催化剂,原甲酸三乙酯为醚化剂,三乙胺为终止剂,首先对4-AD 3-位羰基进行保护,得到醚化物,然后采用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对17-位羰基进行还原,最后采用酸水对3-位羰基的保护去掉,得到了诺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收率的诺龙的合成方法,采用选择了较好的催化剂,解决了3-位羰基保护问题,17--位羰基还原,最后对3-位羰基去保护的研究开发,从而了保护的收率和质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醚化反应:在装有搅拌的反应釜内,投入无水乙醇,原甲酸三乙酯,在搅拌的情况下,投入19-去甲雄烯二酮,搅拌5分钟;在39~41℃下,投入吡啶溴氢酸盐反应8小时,然后加入三乙胺,降温至0~5℃,保温搅拌1个小时,冷冻结晶;从反应釜内将醚化物放出,潲洗,甩滤,得湿醚化物;
(2)还原水解反应:在反应锅内,先投入甲醇,启动搅拌,再投入醚化物,降温至-2~2℃;在搅拌下,投入硼氢化钠,在-2~2℃保温反应1小时,做薄板层析;待还原反应结束后,调温至10±5℃,加酸调PH至2~3,加完后,在10~20℃下反应1小时;减压浓缩,浓缩时反应锅内的真空不得底于-0.06MPa,浓缩至浓浆状时,冲入水,冷至0~5℃;离心,得还原水解物即诺龙粗品,烘干;
(3)粗品的精制:打开反应釜的投料口,将诺龙粗品、乙酸乙酯、石油醚一次投入罐中;在50~60℃下加热0.5-1.0小时直至全部溶解,降温至0~5℃,离心,烘干得诺龙精品;
所述的醚化反应所涉及到的原料质量比为,无水乙醇:原甲酸三乙酯:19-去甲雄烯二酮:吡啶溴氢酸盐:三乙胺=70~75:35~45:70~80:0.1~0.5:0.5~1.5;
所述的还原水解反应所涉及到的原料质量比为,甲醇:醚化物:硼氢化钠=65~70:7~8:0.5~1;
所述的粗品精制所涉及到的原料质量比为,诺龙粗品:乙酸乙酯:石油醚=6~7:2.5~3.5:3.5~4.5。
上述高收率诺龙的合成方法,醚化反应中潲洗所用的是无水乙醇,无水乙醇与醚化物的重量比为:无水乙醇:醚化物=4:3;所述的冷冻结晶的条件是,打开冷冻盐水,冷冻盐水是,温度条件是0±2℃。
上述高收率诺龙的合成方法,还原水解反应中调节PH值用的酸是盐酸,浓度为36%,盐酸的滴加速度以物料不发生爆沸为准,同时温度不超过20℃。
上述的高收率诺龙的合成方法,还原水解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所述浓缩至浓浆状时,冲入水,其中水与浓缩物的体积比为1:1~2;所述烘干,烘干温度50~60℃,水分控制应小于0.5 %。
上述的高收率诺龙的合成方法,粗品精制所涉及到的烘干,是将湿料均匀摊在烘盘中,装入烘箱进行烘干,烘干温度应控制在60~70℃。
本发明达到的技术效果是:1、用新的催化剂吡啶溴氢酸盐,反应选择性更强使得3位保护比较完全而17位基本上没保护从而提高了保护的收率和质量。2、在投还原之前先将溶剂加入少量吡啶溴氢酸盐,调成弱碱,使加入保护物后不会出现水解现象,从而又提高了还原这步的收率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城市共同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宜城市共同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17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