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便失禁留置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1794.5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5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良;刘玉惠;刘国玲;程琳;李静;华勤学;李秀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良 |
主分类号: | A61F5/451 | 分类号: | A61F5/451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 代理人: | 张天禧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便 失禁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护技术领域,涉及护理器械,提出一种大便失禁留置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很多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对于小便失禁者,可以采取留置尿管的措施予以解决,而对于大便失禁患者,长期以来只能有护理人员采取随时擦洗局部,随时更换污染的衣裤、被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因为大便失禁,大便常表现稀薄,患者难以自控,往往刚处理完毕,患者又再次大便,又需医护人员重新处理一遍。这样的传统落后的家务方式,不仅护理工作量繁琐,劳动强度过大,而且因患者肛周被反复擦洗,持续潮湿以及常受压损等原因,极易发生肛部疮伤,进而又增添了大便失禁患者的痛苦和治疗处置工作量。
对于如何解决大便失禁患者的护理问题,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广大医护工作者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发明人在多年从事医院护理工作的实践中,发现传统的处理大便失禁者的护理方式存在着严重缺陷,而人们对更好更有效护理大便失禁者的方式一直寄予期望,发明人从职业责任心和以爱护病人,关爱护士的精神,经过潜心研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便失禁留置器,能够像解决小便失禁那样,更为方便,有效地解决大便失禁患者的护理问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大便失禁留置器,其结构包括:引流管,Y型管,其中引流管采取较大直径的大便导管,Y型管采用Y型单向注水管,在大便导管的入肛端头连接有倒伞状硅胶囊,倒伞状硅胶囊与Y型单向注水管相连通,在大便导管的出口通过接管连接大便引流袋,所述倒伞状硅胶囊配备有内装的无菌生理盐水。
本发明所设计的大便失禁留置器,由于在大便导管的入肛端头设置有倒伞状硅胶囊,所述倒伞状硅胶囊似一把倒置的无骨架的双层折叠伞面,使用时,将瘪态的倒伞状硅胶囊攥紧,竖直塞入大便失禁患者肛门内,通过Y型单向注水管向倒伞状硅胶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倒伞状硅胶囊随即撑开,开口端部紧贴着患者直肠内壁,被留置在患者肛门内。当患者不自禁大便后,稀薄的大便就可以通过开口经大便导管引流到大便引流袋内;需要取出解除留置时,将倒伞状硅胶囊内的无菌生理盐水经Y型单向注水管抽出,即可卸出,从而巧妙地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医护领域的大便失禁护理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设计的这种大便失禁留置器,能像处理小便失禁那样,能留置,适应大便失禁患者使用,不仅极大地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减轻了广大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患者免受频繁折腾之苦,少受肛疮折磨之痛,实现医患双方皆满意,为人们提供了更好更有效护理大便失禁者的专业器械,实质性突破性改变了传统落后的家务护理方式。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大便失禁留置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
本发明大便失禁留置器的实施例1,参见图1,其结构包括:与引流管材质相同直径稍大的大便导管6,与大便导管6构成双腔的Y型单向注水管2,Y型管注水口上的单向阀3,连设在大便导管6入肛端头上的倒伞状硅胶囊1,倒伞状硅胶囊1与Y型单向注水管2的出水口相连通,在大便导管6的出口通过长接管4连接大便引流袋5。所述倒伞状硅胶囊1,此时如一把倒置的无骨架的折叠的双层伞面,内硅胶层1.1较厚与大便导管6连通,外层硅胶面1.2柔薄,利于与患者直肠内壁无损伤紧密接触,在未注水前,倒伞状硅胶囊1呈瘪态,留置时塞入患者肛门内。
本发明创造大便失禁留置器的实施例2,参见图1,其结构包括:在实施1的结构中,还与倒伞状硅胶囊1配备有内装的无菌生理盐水7,可通过Y型单向注水管2注入。注水后,倒伞状硅胶囊1撑开,被留置在患者肛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良,未经李玉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17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