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化铜超长微米线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2481.1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钢;李长生;唐华;王凤;栾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C01G3/12 | 分类号: | C01G3/1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铜 超长 微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或微米级结构的材料制造,具体是一种硫化铜超长微米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硫化铜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可见光吸收、光致发光、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和三阶非线性响应速度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开关、气敏传感器等领域。纳米或微米级的CuS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如密度小、比表面大等使其被广泛应用在光子晶体、催化、可控释放药物封装胶囊等,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有关CuS可控形貌合成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微乳法、囊泡法、电化学法和溶剂辅助水热法等。人们采用各种方法制备了纳米管、纳米片、纳米花等CuS纳米材料,而CuS微米线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上述方法具有合成工艺相对复杂、条件不易控制、环境污染严重、应用范围窄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步骤简单、成本低、产率高、形貌可控制、环境污染低的硫化铜超长微米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以CuSO4·5H2O为原料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高分子模板,室温下搅拌至完全溶解,高分子模板的浓度为0.1g/L;
b.将溶液置于真空干燥箱60℃~80℃保温2h;
c.取出溶液,再向其中加入CH4N2S进行反应,其中CuSO4·5H2O与CH4N2S的质量之比为1:2;
d.将溶液搅拌10~30min后置于真空干燥箱60℃~120℃保温24h后,冷却至室温有黑色的沉淀生成;产物经离心分离后,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洗涤,最后在真空条件下60℃干燥12h得到最终产物。
所述的高分子模板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PAA)或聚乙二醇(PEG)中的一种。
优选地,步骤d中真空干燥箱保温温度为80℃~100℃。
本发明采用液相化学合成法,并引入高分子模板,简化了工艺步骤,成本低、产率高,使CuS的粒径和形貌可以控制,环境污染低,可实现绿色合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硫化铜超长微米线XRD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硫化铜超长微米线微观形貌图片,其中图a和b为二硫化钨纳米棒的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硫化铜超长微米线生长机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将0.2496g CuSO4·5H2O溶于100ml的蒸馏水中,然后加入0.01gPMAA,室温下搅拌30min至完全溶解后,将溶液置于真空干燥箱于80℃保温2h。取出溶液,再向其中加入0.076g CH4N2S,搅拌10min后将溶液置于真空干燥箱于80℃保温24h,冷却至室温。反应产物经离心分离后,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洗涤,最后在真空条件下60℃干燥12h得到黑色的产物。
图1为模板法合成CuS微米线的XRD图。从图1可以看出,图中所有XRD峰位与标准衍射图(JCPDS No.0620464)相一致,且没有其它杂峰,说明反应产物为纯的CuS六方晶体,而无Cu2S、CuO等其他产物的生成,计算晶格点阵常数a=0.13796nm,c=1.1631nm。通过XRD衍射峰的展宽能够初步判断CuS微米线的晶粒较小。
图2是以PMAA(0.1g·L-1)为模板合成的CuS微米线SEM图,从图2a中可以看出,反应产物主要是CuS超长微米线,其直径大约为1μm,长度超过20μm。除此以外,还有少量的团聚颗粒存在。图2b是一个高倍数的SEM图,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到CuS微米线表面并不光滑,这正是CuS在PMAA帮助下沿链的方向聚合的结果。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24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泊沙康唑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阻燃ABS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