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减少沉降的排水检查井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3020.6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7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赵海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邬丽明;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沉降 排水 检查井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沉降的排水检查井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道路下的排水检查井,均采用红砖砌筑或现场浇筑成型,道路交工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道路上成千上万个排水检查井均下沉,在道路上形成成千上万个凹坑,仅武汉市就有123万个排水检查井,即有100多万个凹坑;从而产生如下问题:1、形成道路和排水检查井的不均匀沉降,影响道路和排水检查井的使用寿命,维修工作量大、成本高;2、影响行车安全;3、对车辆和轮胎损害大、噪音大、能耗大、成本高且不节能环保;4、排水检查井和管网漏水,软化土体会加速土体和排水检查井及管网的沉降,从而进一步影响道路和排水检查井使用效果;5、现场工作量大,工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减少沉降的排水检查井及其制作方法。
可减少沉降的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井体、填充部及减少沉降部,所述井体包括井筒及连接所述井筒底端的底座,所述井筒筒壁的底部开设有扩孔,所述填充部嵌入至所述扩孔中,所述减少沉降部从所述填充部的外壁向外延伸,所述减少沉降部的底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齐平,所述井筒的筒壁上还开设有多个注浆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减少沉降部的高度为15cm-60cm。
上述方案中,所述井体、填充部及减少沉降部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成一体成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扩孔为环形,所述减少沉降部环绕所述填充部外壁。
上述方案中,所述减少沉降部为空心圆台形状或圆筒形状,当所述减少沉降部为空心圆台形状时,空心圆台的直径由井口至底座的方向是不断增大的,所述减少沉降部的外径比所述井筒的外径宽30cm-200cm。
上述方案中,所述井筒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上述方案中,所述扩孔包括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等间隔环绕分布,所述填充部包括多个填充块,所述多个填充块填充至相应的所述多个通孔中,所述减少沉降部包括多个从相应的填充块外壁向外延伸的减少沉降块,所述多个减少沉降块位于同一平面上。
上述方案中,每个减少沉降块的纵截面为梯形或矩形,每个减少沉降块的宽度为15cm-100cm。
可减少沉降的排水检查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预制井体,所述井体包括井筒及连接所述井筒底端的底座,所述井筒筒壁的底端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等间隔环绕分布,每个通孔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齐平;
2)将所述井体放置于地基中的预定位置,井体顶部高于道路表面1 cm—12cm;
3)对井体以预定压力进行预压, 直至井体顶部与道路表面位于同一标高,所述预定压力为所述排水检查井承重力的1-2倍;
4)将液压扩孔器放置于所述底座表面,所述液压扩孔器设置有至少两个相对的扩孔板,利用所述至少两个相对的扩孔板由所述多个通孔中相对的两个第一通孔向外扩孔,形成两个第一减少沉降孔;
5)采用下述二种方案之一:
将钢筋笼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通孔及所述两个第一减少沉降孔中,支模,浇筑混凝土,然后重复步骤4),形成两个第二减少沉降孔,将钢筋笼放置于所述两个第二减少沉降孔和对应的两个第二通孔中,支模,浇筑混凝土,直至所有的减少沉降孔一一形成并在形成的同时在所述减少沉降孔和对应的通孔放置钢筋笼,并支模,浇筑混凝土;或者
重复步骤4),直至所有的通孔都对应形成有减少沉降孔,然后将钢筋笼放置于所有的通孔和减少沉降孔中,支模,浇筑混凝土;
6)往所述多个注浆孔中注入水泥浆。
上述方案中,每个减少沉降孔的纵截面为梯形或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将所述井体放置于地基中的预定位置,井体顶部高于道路表面1 cm—12cm;然后对井体以一定的压力进行预压,直至井体顶部与道路表面位于同一标高;使得排水检查井的沉降在施工阶段就已完成了大部分,从而可以大幅减少排水检查井使用期间的沉降;
传统施工方法是将排水检查井一次安装就位,也没有进行预压的工序和流程;
2)采用液压方式向外扩孔,是挤土式的扩孔,增加了地基土的密实度,提高了地基土的承载力,同时増加了承载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排水检查井使用期间的沉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3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