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繁殖德魔1号种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4297.0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0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果;黄廷祥;岩所;赵庆云;刘和湖;唐李军;王顺党;杨雅凌;陈军文;梁泉;梁艳丽;谢世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姬介南 |
地址: | 678400 云南省德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繁殖 号种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子培育技术领域,进一步属于良种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繁殖德魔1号种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又名磨芋或蒟蒻,属于天南星科(Are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具有降血脂,降低糖尿病、结肠癌的发病率,以及减肥等功效,是一种食用、药用、保健及工业用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目前,魔芋种芋生产中存在繁殖系数较低、良种供给不足、常规无性繁殖中病毒积累严重、组织培养繁殖中生产成本高、种芋繁殖年限长的问题。为提高种植效益,规避种植风险,突破产业瓶颈。开发一种能解决魔芋种芋扩繁中繁殖系数低、病毒积累严重、种性退化快的问题以提高种植效益、规避种植风险的扩繁魔芋良种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本发明中德魔1号是德宏州农科所、云南农业大学魔芋所从德宏边境的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的谢君魔芋(Amorphophallus xiei H. Li)原始群体中选育出的一个魔芋新品种。经多年试验,发现该品种的种子发育不经历授粉受精过程,属于孤雌生殖方式,通过实生种子繁殖可保持其母本的优良品质及种性。同时,由于德魔1号种子结实率高,利用实生种子快速繁殖种芋,种芋繁殖倍数高达600倍,是常规切块繁殖的150倍以上,能有效突破种芋繁殖系数低的瓶颈问题,有效增加良种供给;可避免常规无性繁殖中病毒积累严重的问题,实现种芋自然复壮,提高种芋质量;可解决组织培养繁殖中生产成本高、种芋繁殖年限长的问题,提高种植效益,规避种植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法简单、种芋质量好、成本低的快速繁殖德魔1号种芋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实生种子培育、种子采收保存、育苗基质配备、穴盘育苗、大田移栽、田间管理、采收储藏步骤,具体包括:
A、实生种子培育:挑选德魔1号四龄以上、花芽粗壮、萌芽早的球茎作种芋,采用整芋播种方式,保护主芽,每600~700㎡播种2500—3000粒;
B、种子采收保存:德魔1号实生种子一般在11月至翌年1月之间成熟,当种子变成深红色、肉质变软时,采用分批采收、集中处理的办法,在植株上挂一个网袋,成熟的种子采收后置于网袋中就地风干,种子完全收获后,可集中晾晒1~2周,在室温下保存至翌年3月份播种,储藏期间要翻晒2—3次,防止霉烂;
C、育苗基质配备:育苗基质按4~6份腐熟农家肥、3~5份生红土、1~2份草木灰的比例配制,每立方米基质再加入4~6kg含量为40~50%的无机肥料和0.4~0.6kg的杀虫剂,基质要混合均匀堆捂1~2周后才能使用;
D、穴盘育苗:采用30×50cm的育苗盘育苗,每盘播种90~110粒,均匀撒播,浇水后撒上杀虫剂防治虫害,再用黑色遮阳网覆盖,保持土壤湿度,促进早发芽,出苗后要及时揭除遮阳网,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并注意控水,避免幼苗徒长,用0.4~0.6%的钾肥叶面喷施1~2次,达到补充养分、增强幼苗抗逆性的目的,移栽前用72%的农用链霉素2500~3500倍液喷雾1次,当出苗率达到25~35%分批进行大田移栽,移栽宜早不宜迟;
E、大田移栽:选择交通便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沙性好,富含有机质,排灌条件好的缓坡地、半荫山地种植,或与幼龄经济林果间套种,起垄栽培,垄宽90~110cm,垄高10~20cm,沟宽20~40cm,移栽株行距为10~30×30~50cm,每600~700m2有效苗约6500~7500苗。每600~700m2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和含量为40~50%的洋丰复合肥30~50kg作为底肥,用40~60kg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用1.5~2.5kg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选择傍晚移栽可提高成活率,移栽后要浇透定根水,田块土壤湿度应保持在70~80%。在没有荫蔽条件的田块,整地起垄后要搭建遮光率为80~90%的遮阳网,50~70天后可拆除遮阳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农业大学,未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4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脱生发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药膜送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