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苯胺类污染水体的微生物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4480.0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霞;李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文霞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8;C12N1/14;C02F3/34;C12R1/385;C12R1/125;C12R1/05;C12R1/11;C12R1/01;C12R1/865;C12R1/685;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苯胺 污染 水体 微生物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胺类污染水体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膨胀和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频繁,严重的危害了人、畜的健康乃至危及生命。工业污水成分更加复杂,苯胺是广泛应用的化工原料,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并具有致癌性。由于苯胺类化合物对生物的毒性,所以一直受到人们关注。我国把苯胺类化合物列入环境中优先控制的重点污染物,并对工业排水进行严格管理,制定了最高容许排放标准,其浓度为5mg/L。而饮用水标准仅为0.2mg/L。
苯胺类化合物污染的水体治理较为困难,国内研究较少,至今为止,绝大多数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处理,但这些方法处理费用偏高,技术要求较为严格,在实际应用上难以推广。
生物处理方法是治理苯胺类化合物污染水体的有效方法。它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苯胺类化合物得到分解。由于生物处理方法比物理、化学方法成本低得多,又无二次污染,且微生物又具有较强的可变异性及适应性,因此它已成为处理苯胺类化合物污染水体的理想方法。
苯胺类化合物降解菌对苯胺类化合物的彻底降解是十分必需的。许多化工厂已经应用降解性微生物处理工业废水中的苯胺类化合物,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的需要,我国相当一部分工业污染企业宁可受罚也不愿意投资治理废水,即使有污水处理装置运行也极不正常。因此,开发一种建设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好的污水处理技术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苯胺类污染水体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利用高效复合菌剂处理污染水体的方法。
本发明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各菌种之间合理配伍,共生协调,互不拮抗,其制备方法简便,方法易行,其操作简便,利于生产。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修复苯胺类污染水体的微生物制剂,该制剂的活性成分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铜绿假单孢菌25%,亚硝化菌15%,枯草芽孢杆菌15%,粪产碱杆菌15%,酿酒酵母10%,红球菌10%,巨大芽孢杆菌5%,黑曲霉5%。
上述微生物制剂中:
所述铜绿假单孢菌优选为铜绿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ATCC 15442(例如参见文献Adapta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 15442 to didecyldimethylammonium bromide induces changes in membran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in resistance of cells,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2001);
所述亚硝化菌优选为亚硝化菌(Nitrosomonas europaea)CCTCC No:M 2010002(CN101955885公开使用);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优选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GMCC No:0954(CN1554744公开使用);
所述粪产碱杆菌为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ATCC 31555(例如参见文献Structural studies of an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S-130)elaborated by Alcaligenes ATCC31555,Carbohydrate Research,1986);
所述酿酒酵母优选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CTCC No:M 208110(CN101434911公开使用);
所述红球菌优选为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ATCC 15906(例如参见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enzoate Catabolic Genes in the Gram-Positive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DegraderRhodococcus sp.Strain RHA1,J.Bacteriol.November2001);
所述巨大芽孢杆菌优选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CGMCC No:2267(CN101215532公开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文霞,未经朱文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4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麻醉功能的骨科用丝锥
- 下一篇:医用诊疗亲水导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