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母苓定点结核种植茯苓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64638.4 申请日: 2012-09-27
公开(公告)号: CN103210786A 公开(公告)日: 2013-07-24
发明(设计)人: 江庆伍;张立明;郦旻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金寨乔康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7300***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定点 结核 种植 茯苓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微生物的培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母苓定点结核种植培育茯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茯苓是一种腐生菌,菌丝从枯死的松根、松木上获得营养。茯苓与食用菌不同,它是由菌丝体、菌核、子实体3部分组成。药用部分为菌核,其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被誉为中国传统药物的“白银”。茯苓系常用大宗中药材,可食用亦可入药。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品年销售量达1000万公斤,市场需求量大,效益好。

茯苓人工培育,在我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最早始于北朝,但所产菌核很小,质量也差。到了宋朝栽培技术明显改进,始于“肉引”种苓,使产量核品质均大有提高。“肉引”种苓技术一直沿用至现在一些老茯苓产区。料筒栽培是以树木为原料,截成木筒培育。也称段木截栽培,具体技术如下:

1、茯苓选场:茯苓最好选择向南的山坡地,坡度以15°~35°角最佳。土壤以沙壤土为最好,粘土和沙砾土不宜利用。茯苓栽培切忌连作凡栽培过茯苓的场地,在三年内不能再种茯苓。苓场选好后先进行垦地,清理杂草、树根和石块;场地周围要开好排水沟,防止冲刷和积水;在场四周要撒石灰粉,防治白蚁危害;接种前10天要翻地一次,打碎泥土。

2、料筒要求:各种松树如马尾松、赤松、红松、黑松等均可用于培育茯苓。其他杂木也可,但不如松木高产。树木直径以9厘米以上为宜。一般在11~12月份备料,第二年3~4月份进行接种。树砍后待稍干,再锯成60厘米左右的段木。截断后削去封皮。削皮方法先在段木的一边纵向削去一道宽约3厘米的树皮,深度以见到木质部为宜,然后每隔3厘米(保留3厘米的树皮)再削去一道树皮,宽度与深度与第一道相同,即留皮部分与削去部分相等。削皮的目的是加快树干内脂溢出和干燥。也有利于菌丝在削皮处定植截断削皮后的段木放在通风、向阳、干燥处,横直交叉以“井”字形叠堆,让其干燥。堆高1.5米左右,上面覆盖树皮、茅草等以防雨淋。一般堆制100天左右,直至料筒周身有很多细小皱纹,手击发出“叩、叩”的清脆响声,此时含水量约为25%左右为适。

3、菌种引用:茯苓的菌种俗称为“苓引”。根据菌种来源可分为肉引(菌核切片为种)、木引(指长满菌丝的段木为种)及纯菌引(指分离的提纯菌种)3种。

(1)肉引:最好用一代或二代的种苓,中等个头、肥壮、成熟、挖后不超过15天,新鲜皮薄呈淡红色,肉白色,浆汁多,不腐烂变质。

(2)木引:凡长满浓密的茯苓菌丝,呈金黄色、尚未结苓的段木,均可以锯成小块,作为木引。

(3)纯菌引:按常规方法制种,凡菌丝长满瓶、菌丝洁白浓密健壮、无杂菌污染即为良种。凡长有杂菌或菌丝已变黄或褐色的菌种,都不能用来接种。菌龄一般为20天左右较好。

4、挖窖接种:选择连续晴天气,采取边挖窖,边下料接种。在准备好的苓场上,顺坡挖成长约1米、深和宽约为50厘米的窖。每窖的距离20厘米左右,横向及纵向相隔数窖(视坡度而定)并开挖40厘米左右宽的排水沟。然后将足干的料筒搬进窖内,一窖放3筒或5筒,视料筒的大小而定。每窖用量25千克左右,下料完后即可接种。根据菌引、肉引、木引等不同类型的苓引,采用相应的接种方法。

5、覆土平窖:接种后及时覆土,保温、保湿,使菌丝在黑暗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有利于菌核的形成。覆土厚度可控制在4~6厘米,不紧不松。上面可覆盖薄膜3~5天,防止下雨时渗入引起烂苓。

6、结苓管理:茯苓忌湿,雨天要及时清沟排水,严防雨水进窖。苓场及窖面的杂草要及时清除,以防止传播病虫害。接种后10天左右,扒开接种处沙土检查,若无菌丝生长,应取出旧种,另削新口补种。接种20天后,挖开料筒的侧面检查菌丝延伸情况,通常应延伸15~30厘米。2个月后菌丝延伸到料筒的下端时,应挖开下端检查,若下端菌丝有砂状现象说明生长良好;若菌丝停留在中段,而菌丝不连贯,俗称“跳花”则说明生长不理想。茯苓通常接种2~3个月后,窖内开始形成菌核,俗称“结苓”。此时土壤表面开裂成军裂纹,应及时用土壤将裂纹覆盖,以防茯苓冒出土面。

茯苓料筒栽培过程,会出现绿色木霉、青霉、毛霉等杂菌侵染。防治方法:在接种前翻晒苓场,利用阳光紫外线杀菌;料筒不能埋地过深;引起菌种要严格质量。如果发现软腐症状,应及时剔除并烧毁或翻埋;发现白蚂蚁时采取挖巢,蚁路施药;此外还要注意野猪拱窖和人、畜践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寨乔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寨乔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46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