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棒状线性马达的强制空冷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4711.8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3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荣;黄柏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2 | 分类号: | H02K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马达 强制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棒状马达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棒状线性马达的强制空冷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就已知棒状马达而言,其大体上乃是以一适当长度的棒状定子为基础,使一呈管状的动子同轴穿套于该定子上,使可借由该动子内部线圈所生的磁场变化与该定子上的磁场交互作用,进而驱使该动子沿该定子的轴向往复位移作动。
而由于动子内部磁场的变化乃是借由导入电流所造成的,而电能经线圈产生磁场的同时亦伴随着热能的产生,是以,为使热能得以被适当地散逸,避免影响马达的作功效率,在中国台湾第M318487号新型专利前案中就揭露有一种棒状马达的散热机构,其乃是动子与定子间的气隙为气体流动的通道,并使动子两端部的轴孔呈推拔状的斜孔,据以于动子两端形成外扩的入气空间,从而于动子在定子上滑动的同时,借由动子的滑动使外部的空气进入气隙中,用以达到散热的效果。
上述新型专利前案借由外扩的轴孔形状,固可提高外部气体进入气隙的流量,但是由于其气体的流动乃是被动地透过动子的滑移而产生,因此,当动子的移动速度较慢时,气体的流动亦同时减缓,使得散热的效果仍然未臻理想,而有需加以改进的必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在于提供一种棒状线性马达的强制空冷构造,其是将由外部气源所供应的气体,导入动子与定子间的气隙空间中,借由气源的压力,令气体于该气隙空间中持续流动,不受动子运动与否的影响,借以获得较佳的散热功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棒状线性马达的强制空冷构造,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
一直棒状的定子件;
一管状动子件,是同轴滑设于该定子件上,并可沿该定子件的轴向往复线性位移;
一环状气隙,是介于该动子件内侧管面与该定子件的周侧环面间;
至少一导流部,具有至少一孔状气道,是设于该动子件上并与该气隙连通,一进气接头,是与外部高压气源连通,用以将该外部高压气源的气体经由该气道导入该气隙中。
所述动子件是具有二端部,多数线圈是夹设于该二端部之间,并使该导流部设于一对应的端部上。
所述气道的孔轴是与该动子件的管轴相隔一锐角角度。
所述导流部所具有的气道数量是为多数,并分别与该气隙连通,以及,该导流部还包含有多数孔状连接道,是分别连通各该气道,而使各该气道得经由各该连接道彼此连通。
所述进气接头是一对应的连接道同轴相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借由上述构件的组成,从而达到理想的散热功效。并且本发明通过各该冷却内、外管的径差以形成该散热流道的具体技术内容,更具有易于组装加工的具体功效,冷却效率也较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沿图2的3-3割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沿图2的4-4割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关于各该气道与连接道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10:棒状线性马达的强制空冷构造;20:动子件;21:端部;22:线圈;23:动子外壳;30:气隙;40:导流部;41:气道;42:连接道;α:锐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以下,即举以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各图所示,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棒状线性马达的强制空冷构造10,其主要乃是包含了有一定子件(图上未示)、一动子件20、一气隙30以及二导流部40。
而其中,关于该定子件、该动子件20与该气隙30的技术内容,乃是属已知的棒状线性马达技术内容,大体上来说:
该定子件所呈的直条棒状,乃是以将多数的磁铁容设于一直管体中所构成,使可借由各该磁铁形成固定的磁场;
该动子件20则是呈管状,而同轴地穿套滑设于该定子件上,并具有了二彼此相隔开来且同轴对应的环形块状端部21,多数的环状线圈22则介于该二端部21之间,一动子外壳23则环设于各该线圈22的外侧,并桥接固设于该二端部21上;
该气隙30则是介于该动子件20内侧管面与该定子件周侧环面间的环状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47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水中阴离子型染料的磁性生物吸附剂
- 下一篇:光色转换膜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