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三轮环卫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4849.8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2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佩;陈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佩;陈敬 |
主分类号: | E01H6/00 | 分类号: | E01H6/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三轮 环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三轮环卫车。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城市道路的环卫工作中,主要是通过人工清扫或者采用专用的道路清扫车进行清扫,人工清扫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道路清扫车由于体积较大,只能适用于主干道的清扫,并不适用于乡村道路、村镇街道、城市巷道或者居民小区等狭窄路面、坑洼路面和小型场合的清扫,尤其是清扫时造成的扬尘,形成大面积的污染,是传统清扫方式无法解决的难题,是严重损害环卫人员及周边人群身体健康的祸源,特别是在下雪天对路面积雪的清扫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另外,对于目前的道路清扫车,为了使道路清扫车具备强大的吸力,将马路上的垃圾吸入垃圾箱,就需要在道路清扫车上配备至少一个风机,但是风机存在耗能大、体积大和重量重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三轮环卫车,该环卫车工作效率高,耗能低,适用范围广,不仅能适用于城市主干道的清扫,还能适用于村镇街道、城市巷道和居民小区等小型场合的清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三轮环卫车,其包括车体,在车体上设有垃圾箱、用于清扫路面的路面清扫装置和将路面垃圾输送至垃圾箱中的垃圾输送装置,沿车体的车头至车尾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路面清扫装置和所述垃圾输送装置,垃圾输送装置的垃圾入口朝向路面,垃圾输送装置的垃圾出口伸进垃圾箱内且高度要高于垃圾箱的底面高度。
所述垃圾输送装置包括一个外罩、设在外罩内部的毛刷辊组和倾斜设置的皮带输送机构,外罩的入口竖直朝向路面,从外罩入口开始,沿外罩的长度方向在外罩内至少设有两组毛刷辊组,各毛刷辊组包括两个横向设置的由电机驱动的毛刷辊,各毛刷辊组的两个毛刷辊的旋转方向相反,外罩入口处的两个毛刷辊旋转将路面的垃圾送往入口上方的毛刷辊组,皮带输送机构一端朝向外罩内部最上方的毛刷辊组,另一端伸进所述垃圾箱内。
在所述皮带输送机构的皮带上设有多个用于收纳垃圾的托板。
所述路面清扫装置包括竖直设在所述车体底部的由电机驱动的四个扫刷,沿车体的车头至车尾方向,四个扫刷两两一组分成两排布置,后排的两个扫刷并位于前排两个扫刷之间。
所述四个扫刷各由一个电机驱动,且各个扫刷能够由电机驱动单独进行转动。
所述车体上还设有气体过滤装置,该气体过滤装置包括吸收气体的进气管道、排出过滤后气体的出气管道、设在进气管道上抽气泵、设在出气管道上的排气泵和内装有过滤液的蓄水池,进气管道的进气口集中布置在所述四个扫刷的中部区域,在蓄水池中设有竖直的U型管,U型管的两端开口朝上,该U型管的进气端与抽气泵相连通,U型管的出气端所在的直管道处外罩有一个集气管,该集气管的下端插入蓄水池中并与U型管之间密封连接,其上端伸出蓄水池与所述抽气泵相连通,集气管的深入蓄水池中的管道外壁上和U型管的位于集气管中的管道外壁上都设有过滤孔。
所述垃圾箱铰接在所述车体上,在车体上还设有使垃圾箱翻转的举升机构。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三轮环卫车工作效率高,能够降低劳动者的工作强度,操作简便,无需驾驶培训,适合大众操作使用,而且体积小、用途广,机动灵活,适合多种路面和场合使用,尤其能在狭窄道路,如村镇街道、村镇公路、坑洼路面、城市巷道、小区便道等场所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环卫工作的机械化程度,可大大节约劳动力成本;本三轮环卫车并通过增加垃圾输送机构,不需要采用耗能大的风机,即可将路面的垃圾方便快捷的输送至垃圾箱中,耗能低,气体过滤装置能将扬尘吸入过滤孔中,达到了除尘的效果,本三轮环卫车同时又能清扫积雪路面,又能对路面进行清洗,又能储运垃圾,因此本三轮环卫车能够很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全方位的解决路面清扫、清洗、除尘、扫雪和垃圾储运的难题,同时还可以在驾驶座的顶部增加雨篷,为驾驶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并利于全天候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轮环卫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三轮环卫车的车体底部的各部件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三轮环卫车的气体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三轮环卫车的毛刷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车体;2、垃圾箱;3、驾驶室;4、扫刷;5、外罩;6、垃圾入口;7、托板;8、皮带输送机构;9、毛刷辊;10、气体过滤装置;10-1、进气管道;10-2、抽气泵;10-3、蓄水池;10-4、U型管;10-5、集气管;10-6、排气泵;10-7、出气管道;10-8、过滤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佩;陈敬,未经陈佩;陈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48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双核处理技术的足式机器人状态感知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水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