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输送物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5137.8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马丁·塞格;约翰·许特纳;汉斯约里·哈尔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朗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47/84;B65G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德国新***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送 物体 装置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880124818.7(国际申请号为PCT/EP2008/010844)、申请日为2008年12月18日、发明名称为“用于输送物体的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类型的用于输送物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这样的装置已通过DE202004012848U1为人所知。该公知的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传送机(conveyor),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机沿水平方向彼此平行且反方向地运行。传送机体现为带式传送机,而且尤其包括通过铰链连接到彼此的支撑板,诸如空的或灌满的塑料瓶等物体稳定地竖放在所述支撑板上。在两台传送机之间布置有移送单元(transfer unit),所述移送单元由外部的行进驱动器(travel drive)来驱动并能够沿着传送机并相对于传送机移动,而且所述移送单元确保物体能够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机之间交换。为此,在移送单元上布置了第三传送机和用于该第三传送机的传送驱动器(conveyor drive),所述第三传送机在结构设计方案上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机相同。该第三传送机在移送单元上连续地运行,并与第一和第二传送机交替地进入到移送接触中。每一传送机均在其自己的支撑轨道上运行,所述支撑轨道确保所述传送机能够在相同的水平高度上运行。
从WO 2005/102880中公开了一种传送机/存储装置,该装置具有第一和第二传送机,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机以至少在局部上相互平行且彼此之间保持一定间距的方式被引导。两台传送机以盘绕的方式布置,或者被布置成传送机塔(conveyor tower)或者在平面上以螺旋的方式布置。为能够在传送机之间移送物体,在所述传送机之间有能够行进的滑板,在所述滑板上布置有转向器和引导面形式的引导器件。该引导器件伸至第一和第二传送机中,从而使物品能够从朝所述引导器件传送的传送机转移到远离所述引导器件移动的传送机上。滑板通过第一和第二传送机的驱动器来驱动并在导引件(guide)上运行,所述导引件优选地也例如以带子或链条等形式支撑用于滑板的驱动器。导引件居中布置在两台传送机之间。
从EP 581143中已知一种尤其设计用于传送香烟的传送机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传送机装置包含具有以盘绕的方式布置的第一和第二传送机的传送机塔,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机彼此垂直叠加地布置。在该传送机装置的外周上,通过旋转臂引导并驱动带式车(belt wagon),该带式车一方面支撑两台传送机之间的转向点,另一方面具有提取传送机(withdrawal conveyor),所述提取传送机包括在两侧面上接触所述传送机的传送侧面的两条传送带。提取传送机的带将由传送机传送的物品流从提取传送机的传送侧升起并以与盘圈(coil)相切的方式将物品流移动到体现为垂直传送线路的转向区中,并从那里移动到回送传送机(return conveyor)上,所述回送传送机将转向的物品放置到第二传送机上。
此外,例如从WO 2005/073113中为人所知,布置了一种连续传送机装置,该装置被分成彼此平行并处于盘绕以及上升和下降的方式的第一(传送侧)和第二(松弛侧)传送机,从而形成传送机塔。传送侧和松弛侧可彼此独立地被驱动。为了在这里能够改变传送机的容积率(ratio of capacity),在公知的装置中,传送机的转向点被布置在滑板上,所述滑板能够通过两侧的驱动器行进,从而传送侧与松弛侧之间的长度比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基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送物体的结构简单且效果可靠的装置。
这一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特征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结论,即,利用设置有能够独立于第一和第二传送机被驱动的独立(第三)传送机的移送单元,即便两台传送机之间的曲率半径不同,移送也能够利用彼此靠近且以盘绕或螺旋的形式引导的传送机以结构简单的方式发生。
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可从各从属权利要求中获知。
通过支撑轨道的实施例,从而两台相邻的传送机、也就是说第三和第一传送机或者第三和第二传送机分别共享一条支撑轨道,一方面,与如果必须相对于彼此在相同高度上排列两条相邻的支撑轨道相比,降低了建造所需的工作量,尤其包括在传送机以盘绕或螺旋的方式被引导的情况下的许多工作量。而且,与采用独立轨道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加容易地观察在共用支撑轨道上的磨损,这是因为所述共用轨道至少在移送单元的一侧上暴露在该移送单元外部,因而在那里能够很好地观察到磨损。优选地,至少支撑轨道的工作表面(running surface)体现为磨损件并且是抗摩擦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朗斯股份公司,未经克朗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51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