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锰的钒液流电池电解液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5266.7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1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峰;杨春;毛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薄观玖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电 电解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能液流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锰的钒液流电池电解液。
背景技术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all vanadium redox battery,简称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能够用于新能源大规模储能的装置,具有可深度充放电、长寿命、易操作、易维护、绿色环保等显著特点,已在新能源发电、分布式电站、城市电网的削峰调谷中示范运行。
全钒液流电池不同于其他储能电池,它的正负极电解液均为钒的不同价态硫酸溶液,电解液是全钒液流电池核心部分之一。其作用机理是依靠V(IV)/V(V)和V(III)/V(II)两个电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随着钒电池的发展需要和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高性能电解液已成为各研究单位的重点课题。目前能够提高电解液性能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增加单位体积中钒的含量,这种方式相对简单、易于操作,但是该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当钒离子浓度高于1.8 mol/L时,电解液在充放电过程中会析出钒化合物沉淀,导致大幅度降低电解液容量,更为严重的是形成的沉淀会堵塞电池内部传输管道,造成整个电池性能的不可逆衰减。另外一种方式是采用不同添加剂,降低钒离子在电极表面氧化还原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有效提高电解液在电极表面的催化活性,在相同含量电解液情况下,实现电能高效率的储存和释放。
全钒液流电池氧化还原反应中正极的催化反应制约着整个充放电过程,因此大量科研人员采用无机金属盐、有机化合物作为正极电解液添加剂,从而提高电解液的催化性能。中国发明专利200510075608公开了一种电解液,其中含有焦磷酸钠、硫酸钠等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的加入能够实现电解液的稳定性,但是无法提高钒电解液在石墨毡电极表面的催化活性。中国发明专利200910259740.6公开了含有添加剂的钒电池电解液以及钒电池,其中添加剂包含2-巯基苯并噻唑和二苯胍,循环伏安测试显示添加剂能够提高阴阳极峰值电流,同时充放电测试显示添加剂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电解液的充放电容量。但是循环伏安法显示添加剂的加入对电解液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性和稳定性都变差,不利于电解液的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高钒电池正极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锰的钒液流电池电解液。
一种含锰的钒液流电池电解液,其包含锰化合物类添加剂,所述锰化合物类添加剂为硫酸亚锰、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和氯化锰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锰化合物类添加剂的用量为钒物质的量浓度的0.001%~5.0%。
所述锰化合物类添加剂的用量为钒物质的量浓度的0.01%~2.0%。
所述锰化合物类添加剂的用量为钒物质的量浓度的0.1%~1.0%。
所述锰化合物类添加剂的用量为钒物质的量浓度的0.2%~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使用的锰化合物类添加剂,可以降低正极电解液在电极表面氧化还原反应的活化能,实现了电极表面电解液的高效催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同时电解液在电极表面催化活性高,能显著提升电池性能,适合工业化生产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使用二氧化锰添加剂的电解液和空白电解液的循环伏安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使用二氧化锰添加剂的电解液30次循环的循环伏安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使用二氧化锰添加剂的电解液和空白电解液的动态电池充放电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锰的钒液流电池电解液,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创造性地向钒液流电池正极电解液中引入锰化合物类添加剂。该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电解液在电极表面的催化活性,同时该催化剂在电解液循环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可以用于本发明的锰化合物类添加剂包括:硫酸亚锰、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化锰,或它们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5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