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金属O形圈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5788.7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9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孙见君;涂桥安;杨森;於秋萍;马晨波;陶凯;胡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金属 性能 测试 装置 | ||
1.非金属O形圈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上环(1)、穿心拉杆(2)、心轴(3)、中环(4)、下环(5)、力传感器(6)、连接拉杆(7)、螺母I(8)、差动螺杆(9)、套筒联轴器(10)、紧定螺钉(11)、凸缘支架(12)、步进电机(13)、螺母II(14)、筒形支架(15)、螺栓I(16)、螺栓II(17)、O形圈II(19)、O形圈IV(21)、导向平键I(22)、四脚支架(23)、螺栓III(24)、键(25)、螺栓IV(26)、螺栓V(27)、导向平键II(28)、截止阀(30);其特征是:上环(1)、中环(4)、下环(5)通过O形圈II(19)、O形圈IV(21)和螺栓I(16)连接成腔体外壳,再与心轴(3)、被测试的O形圈构成介质腔;穿心拉杆(2)、心轴(3)、力传感器(6)、连接拉杆(7)、螺母I(8)、差动螺杆(9)、螺母II(14)、套筒联轴器(10)、导向平键I(22)、导向平键II(28)、键(25)、紧定螺钉(11)、步进电机(13)构成心轴轴向位移调节机构,所述的差动螺杆(9)上两段螺纹分别与螺母I(8)和螺母II(14)旋合,螺母II(14)固定不动,螺母I(8)在差动螺杆(9)的带动下可作轴向的慢速或快速移动,并通过连接拉杆(7)、力传感器(6)、穿心拉杆(2)带动心轴(3)在介质腔中移动,实现O形圈性能测试时对心轴(3)位移和上下移动速度的精确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属O形圈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差动螺杆(9)上与螺母I和螺母II旋合的两段螺纹的螺距分别为P1、P2,且P2>P1,螺旋线均为右旋,步进电机(13)带动差动螺杆(9)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一圈时,螺母I(8)相对于螺母II(14)向下或向上慢速移动δ1=P2-P1;差动螺杆(9)中与螺母I(8)、螺母II(14)旋合的两段螺纹分别是螺距为P1的左旋螺旋线和螺距为P2的右旋螺旋线,且P2>P1,步进电机(13)带动差动螺杆(9)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一圈时,螺母I(8)相对于螺母II(14)向下或向上快速移动δ2=P2+P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属O形圈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中环(4)的上部、下部分别开设开口环槽,有O形圈安装要求时,先安装O形圈于开口环槽中,再与上环(1)、下环(5)连接后组成完整的环槽;中环(4)的中部轴对称开设2个径向圆形通孔,右则为介质入口,左则为介质出口,在左则出口处装有一个截止阀(30),2个径向圆形通孔与中环(4)内孔交汇处,开设有贮液环槽;上环(1)和下环(5)左侧各自开设1个径向圆形泄漏通孔,在径向圆形泄漏通孔与上环(1)和下环(5)内孔交汇处,开设有贮液环槽。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金属O形圈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被测试的O形圈I(18)、O形圈III(20)分别放置在中环(4)上部、下部与上环(1)和下环(5)组成的环形槽中,O形圈I和O形圈III的内孔紧贴在心轴中部的圆柱面上,构成O形圈摩擦性能测试用介质腔。
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金属O形圈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被测试的O形圈I(18)、O形圈V(29)分别放置在中环(4)上部的环形槽,以及由心轴(3)下部的轴肩与下环(5)下部的支承凸台构成的环槽中,O形圈I和O形圈III的内孔分别紧贴在心轴(3)中部和下部两段直径不同的圆柱面上,构成O形圈的密封性能测试用介质腔。
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金属O形圈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被测试O形圈V(29)放置在由心轴(3)下端的轴肩与下环(5)下部的支承凸台构成的环槽中,构成O形圈的应力松弛测试用介质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57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