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填充横环耐材结构中耐材砖间隙的灌浆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5894.5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3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卢江海;茅新东;孔利明;丁海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04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填充 横环耐材 结构 中耐材砖 间隙 灌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浆料,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填充耐材砖间隙的灌浆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填充横环耐材结构中耐材砖间隙的灌浆料。
背景技术
炉窑耐材的砌筑结构较多,耐材,即耐火材料,其中横环结构就是采用横向形式砌筑的筒型耐材,如图1和图2所示,燃烧室1由耐材砖2砌筑而成。
燃烧室1内部的气流冲刷情况如下,如图1=所示,气流从气流喷射口3进入燃烧室1内部,该种气流条件下的耐材砖2的砌筑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在气流冲刷过程中耐材砖2之间的砌筑料被风化,导致热量从耐材砖2的间隙中消耗,同时,耐材砖2的表面因气流的长期剧烈冲刷而加剧损毁,如图3所示,耐材砖2砌筑而成的横环上半部分的耐材砖2下沉,导致砖沉隙5(即耐材砖下沉后产生的间隙)和砖隙6(即耐材砖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进而导致燃烧室1外壁的保护壁4(通常为钢板)受热发红并产生变形。
针对上述不足(即砖沉隙5和砖隙6逐渐增大以及保护壁4受热发红并产生变形),通常采用灌浆法来填充、消除砖沉隙5和砖隙6。
灌浆法分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线热态灌浆,考虑开停炉窑的成本,采用不停产的灌浆;另一种是不考虑成本的停产冷态灌浆。一般来说炉窑设备都是大型且连续生产的设备,开停一次的生产成本是非常巨大的,所以从行业惯例来说发生炉壁发红(耐材砖2的砖沉隙5和砖隙6贯通产生的热传递导致),通常采用第一种情况的在线灌浆。
目前采用的填充处理方法如下:将发红部位用气割割开小孔,接管加压使用灌浆料进行填补,所述灌浆料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指标如下。
高铝质耐火泥浆(重量百分比):
主要成分包括:
含量中Al2O3含量≥55%的骨料,粒度≥0.5mm的高铝质骨料,重量百分比为≤1%,粒度<0.076mm的高铝质骨料,重量百分比为≥50%;
耐火粘土重量百分比为10%~35%;结合剂重量百分比为8%-15%;水重量百分比为8%~12%;粘结时间(S)为60~120s;灌注压力为6~7MPa。
上述高铝质耐火泥浆主要成分是以Al2O3骨料为主的,在加压灌注下具有一定流动性,可以解决图3中保护壁4的发红问题,且填补全部砖沉隙5和部分砖隙6。但是由于是热态灌浆,灌注过程中易产生凝固,所以不能填补深度砖隙6(接近燃烧室一侧的耐材砖2之间产生的间隙),导致未填补部分砖隙6继续受冲刷,直至砖隙6扩大到砖与砖之间不能依靠受力而坍塌。其次是对于松动的横环耐材结构的灌注压力不可控,压力过大将直接导致耐材坍塌,压力过小则灌注深度不够,不能有效灌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填充横环耐材结构中耐材砖间隙的灌浆料,所述灌浆料在加压灌注下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可以解决炉窑保护壁的发红问题,且填补全部砖沉隙和绝大部分砖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填充横环耐材结构中耐材砖间隙的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高铝质骨料,高铝质粉料20~28%,结合剂3~5%,迟效促凝剂3~5%,水8~12%,
所述高铝质骨料包括:
粒径在1~3mm的高铝质骨料,重量百分比为大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3%,
粒径大于0且小于0.088mm的高铝质骨料,重量百分比大于或者等于50%。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填充横环耐材结构中耐材砖间隙的灌浆料,采用的是,所述高铝质粉料的粒径为大于0且小于0.01mm。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填充横环耐材结构中耐材砖间隙的灌浆料,采用的是,所述高铝质骨料为不定型耐火材料用高铝质骨料,所述高铝质骨料的成分包括Al2O3≥60%,Fe2O3≤3.5%,CaO≤0.8%。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填充横环耐材结构中耐材砖间隙的灌浆料,采用的是,所述高铝质粉料为不定型耐火材料用高铝质粉料,所述高铝质粉料的成分包括Al2O3≥80%,Fe2O3≤3.2%,CaO≤0.8%。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填充横环耐材结构中耐材砖间隙的灌浆料,采用的是,所述结合剂为SiO2微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58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零件油漆自动旋转吊具
- 下一篇:跑合机加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