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IM-5分子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7111.7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3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陈俊文;王永睿;孙敏;慕旭宏;舒兴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39/04 | 分类号: | C01B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im 分子筛 方法 | ||
一种合成IM‑5分子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无机碱、铝源、模板剂溶于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2)向步骤(1)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固体硅胶,加入或不加入添加剂,混合均匀,制成胶体或固液混合物;(3)将步骤(2)所得胶体或固液混合物移至晶化釜中,水热晶化1~10天,晶化结束后,冷却降温,所得混合液经洗涤、过滤、烘干即得到IM‑5分子筛原粉;所述反应物的摩尔组成为:SiO2:Al2O3:M2O:SDA:H2O=60:(0.6~6):(6~30):(0.6~24):(300~3000),其中,M2O为碱金属氧化物,SDA为模板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合成的IM‑5分子筛为层错片状结构,催化性能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筛的合成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合成IM-5分子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筛在石油化学工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石油化工以及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生产过程中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对新催化材料需求也不断增加。其中十元环分子筛由于其特有的孔径大小及孔道结构,使其在择形催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997年,法国石油公司(IFP)成功合成了IM-5分子筛。该分子筛具有二维十元环孔道体系,在第三维上有有限的短孔道,其孔道体系与ZSM-5分子筛十分相似,在芳烃歧化、异构化、烷基化等反应中具有良好的择形性。WO98/17581A1首次公开了IM-5分子筛及其合成方法,其合成方法为按照一定配比,将水加入到含有硅源、模板剂的混合固体样品中,搅拌至获得一种均匀的混合物,然后将铝酸钠和烧碱溶解成的混合液加入其中,保持搅拌,维持15分钟,然后转移至一个装配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中,在一定条件下晶化,经过滤、洗涤、烘干得到IM-5分子筛的合成粗品。
IM-5分子筛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水热稳定性,催化性能优良,在催化反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US5989410公开的一种催化剂,是将加氢/脱氢金属元素负载在IM-5分子筛上,该催化剂能有效改善石蜡倾点。US6007698公开的催化裂化催化剂所包含的分子筛包括IM-5分子筛和USY分子筛,该催化剂用于重油原料催化裂化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反应物料转化率,同时高产丙烯、丁烯。
关于IM-5分子筛的合成报道较少,WO98/17581A1公开了IM-5的几种合成方法,包括采用1,5-双(N-甲基吡咯烷)戊烷溴盐或1,6-双(N-甲基吡咯烷)己烷溴盐作为模板剂,在160~170℃条件下晶化8~13天合成出了纯相IM-5分子筛。IM-5和NU-88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和催化特性(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zeolitesIM-5and NU-88.Journal of Catalysis 2003:215151~170)和IM-5:一种高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的择形裂化分子筛(IM-5:A Highly Thermal and Hydrothermal Shape-Selective Cracking Zeolite.Journal of Catalysis 2002:206,125~133)中也分别报道了IM-5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并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其合成规律:在已报道的合成方法中,只有采用白炭黑(Aerosil 130/200)作为硅源能够成功合成出纯相的IM-5分子筛,而且合成周期较长,大多需要10到14天。合成的IM-5分子筛为长棒状晶体,长度方向的尺寸为500-700nm。
在催化反应中,大粒度分子筛的扩散阻力大,活性中心利用率低,易失活。小粒度的分子筛可有效降低扩散阻力,提高活性中心利用率,而且容炭能力强。本专利合成了一种小粒度IM-5分子筛,而且该方法有效缩短了IM-5分子筛的合成时间,拓宽了原料的配比范围,提高了单釜收率,可应用于中试和工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以固体硅胶为硅源高效合成新型IM-5分子筛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7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 下一篇:固体颗粒的定量添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