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智能监控与分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7301.9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0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龚钢军;孙毅;陆俊;祁兵;郝党科;王兴川;宋桂林;余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智能 监控 分析 装置 | ||
1.一种可移动智能监控与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工控服务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无线传输模块、网络交换机、键盘/显示器接口模块、多功能摄像机、LCD显示器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电池管理控制模块、天线和第一I/O接口模块;
其中,所述工控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无线传输模块、网络交换机、键盘/显示器接口模块、多功能摄像机、LCD显示器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第一I/O接口模块连接;所述工控服务器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所述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无线传输模块实现与指挥中心或监控室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网络交换机用于和internet有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所述键盘/显示器接口模块用于连接键盘/显示器;所述LCD显示器模块用于对工控服务器操作时的显示和对本地情况的监控显示;所述电池管理控制模块用于管理电源;所述第一I/O接口模块用于实现与外部的设备和服务器进行数据的传输;
所述天线与所述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所述天线用于接收无线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智能监控与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摄像机包括带万向变速云台控制装置的高清球型摄像头,用于实现现场高清晰图像的采集和实时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智能监控与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平底小车;所述平底小车包括车柜、底板、四个车轮、两台升降杆、旋转盘、把手和遮阳伞;所述车柜安装在底板上,用于放置工控服务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无线传输模块、网络交换机、键盘/显示器接口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电池管理控制模块;所述四个车轮安装在底板四个角上,实现装置的移动;所述两台升降杆分别安装在车柜的两个斜对角上,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旋转盘安装在其中一个升降杆上,用于安装带万向变速云台控制装置的高清球型摄像头;另一个升降杆上安装遮阳伞,用于防止雨水对设备的损坏,同时实现在雨天进行实时监控任务;所述把手安装在车柜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智能监控与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无线传输模块包括第二I/O接口模块、AV接口和DV接口;所述第二I/O接口模块用于与远端进行数据和图像的传输;所述AV接口用于连接本地照相机;所述DV接口用于连接本地摄像机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智能监控与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控制模块包括电源显示模块、保护电路模块、备用电池模块和AC220V外接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电源供电情况和供电状态;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用于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切断外接电源;所述备用电池模块包括充放电电路、逆变电路控制模块和带有开关的蓄电池;所述充放电电路用于通过交流电给设备供电的同时为带有开关的蓄电池充电;所述逆变电路进行直流和交流的转换;所述AC220V外接电源接口用于给装置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智能监控与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包括音响接口、大功率扬声器、功放驱动电路、语音模块、红色高亮警示灯、绿色高亮警示灯、驱动控制电路和GPRS通信的模块;所述音响接口、大功率扬声器、功放驱动电路、语音模块、红色高亮警示灯、绿色高亮警示灯和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实现本地语音警示和灯光闪烁警示;所述GPRS通信的模块用于实现远程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智能监控与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交换机采用多口径的交换机,并包括RJ45网络接口;用于实现多个本地和远程用户同时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智能监控与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显示器接口模块包括第三I/O接口模块,用于控制设备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73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