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樽支伞顶球”地动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7615.9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6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经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经达华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樽支伞 顶球 地动仪 | ||
1.“支樽支伞顶球”总原理方案:大都柱1的尖端支着樽体2,从而构成支摆,樽体2为空心容器可装入水或沙子类重物来调节樽体的重心,樽体2顶部中心带小都柱6,小都柱的尖端6支着杆7,杆7的下部罩着小都柱6使杆7绕小都柱6的顶点在一定范围内摆动,伞8穿在杆7上,杆7的杆端顶着天洞球9,天洞球9位于天洞10内,压管11压着天洞球9,杆7极易因为水平震动而摆动偏离地动仪的中轴线,这时天洞球9落在伞8的伞面,再落在樽体2的顶面,天洞球9被一路导向进入龙口后的通道,天洞球9撞击龙舌4,龙舌4把铜丸3推出龙口,铜丸3落入蟾蜍口;其中大都柱1和伞8为方案的变换模式元件,通过大都柱1和伞8的设定,“支樽支伞顶球”可以变换出六种工作模式:支樽支伞顶球、支伞顶球、支樽支摆顶球、支摆顶球、支樽支杆顶球、支杆顶球;其特征是:大都柱1的尖端支着樽体2底部中央的凹结构,樽体2为空心容器,容器塞盖为小都柱6,小都柱6的尖端支着杆7,杆7的下部罩着小都柱6使杆7绕小都柱6的顶点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摆动,杆7上穿着可以调整设置的伞8,杆7的杆端托着天洞球9,天洞球9位于天洞10内,天洞10位于樽盖5的顶部中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及采用此方法的设备方案之一,“支樽支伞顶球”模式:大都柱1的尖端支着樽体2,从而构成支摆,樽体2为空心容器可装入水或沙子类重物来调节樽体的重心,樽体2顶部中心带小都柱6,小都柱6的尖端支着杆7,杆7的下部罩着小都柱6使杆7绕小都柱6的顶点在一定范围内摆动,伞8穿在杆7上,伞8和杆7的整体重心在小都柱6的支点上方,杆7的杆端顶着天洞球9,天洞球9位于天洞10内,压管11压着天洞球9,杆7极易因为水平震动而摆动偏离地动仪的中轴线,这时天洞球9落在伞8的伞面,再落在樽体2的顶面,天洞球9被一路导向进入龙口后的通道,天洞球9撞击龙舌4,龙舌4把铜丸3推出龙口,铜丸3落入蟾蜍口;其特征是:大都柱1的尖端支着樽体2底部中央的凹结构,伞8和杆7的整体重心在小都柱6的支点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及采用此方法的设备方案之一,“支伞顶球”模式:樽体2为空心容器可装入水或沙子类重物来调节樽体的重心,樽体2顶部中心带小都柱6,小都柱6的尖端支着杆7,杆7的下部罩着小都柱6使杆7绕小都柱6的顶点在一定范围内摆动,伞8穿在杆7上,伞8和杆7的整体重心在小都柱6的支点上方,杆7的杆端顶着天洞球9,天洞球9位于天洞10内,压管11压着天洞球9,杆7极易因为水平震动而摆动偏离地动仪的中轴线,这时天洞球9落在伞8的伞面,再落在樽体2的顶面,天洞球9被一路导向进入龙口后的通道,天洞球9撞击龙舌4,龙舌4把铜丸3推出龙口,铜丸3落入蟾蜍口;其特征是:去掉大都柱1,伞8和杆7的整体重心在小都柱6的支点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及采用此方法的设备方案之一,“支樽支摆顶球”模式:大都柱1的尖端支着樽体2,从而构成支摆,樽体2为空心容器可装入水或沙子类重物来调节樽体的重心,樽体2顶部中心带小都柱6,小都柱6的尖端支着杆7,杆7的下部罩着小都柱6使杆7绕小都柱6的顶点在一定范围内摆动,伞8穿在杆7上,伞8和杆7的整体重心在小都柱6的支点下方,杆7的杆端顶着天洞球9,天洞球9位于天洞10内,杆7极易因为水平震动而摆动偏离地动仪的中轴线,这时天洞球9落在伞8的伞面,再落在樽体2的顶面,天洞球9被一路导向进入龙口后的通道,天洞球9撞击龙舌4,龙舌4把铜丸3推出龙口,铜丸3落入蟾蜍口;其特征是:大都柱1的尖端支着樽体2底部中央的凹结构,伞8和杆7的整体重心在小都柱6的支点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及采用此方法的设备方案之一,“支樽支杆顶球”模式:大都柱1的尖端支着樽体2,从而构成支摆,樽体2为空心容器可装入水或沙子类重物来调节樽体的重心,樽体2顶部中心带小都柱6,小都柱6的尖端支着杆7,杆7的下部罩着小都柱6使杆7绕小都柱6的顶点在一定范围内摆动,杆7的整体重心在小都柱6的支点上方,杆7的杆端顶着天洞球9,天洞球9位于天洞10内,压管11压着天洞球9,杆7极易因为水平震动而摆动偏离地动仪的中轴线,这时天洞球9落在伞8的伞面,再落在樽体2的顶面,天洞球9被一路导向进入龙口后的通道,天洞球9撞击龙舌4,龙舌4把铜丸3推出龙口,铜丸3落入蟾蜍口;其特征是:大都柱1的尖端支着樽体2底部中央的凹结构,杆7的整体重心在小都柱6的支点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经达华,未经经达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76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