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石上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8558.6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8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中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11/02;A61P37/0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94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石上柏 治疗 过敏性 鼻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石上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过敏反应,可伴有哮喘、皮疹等多种并发症。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吸入外界过敏原而引起发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眼结膜、上腭及外耳道等处的发痒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过敏性鼻炎起因于两个基本因素,即遗传性过敏体质、反复多次吸入外界过敏原。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多具有过敏体质,即对外界抗原较易产生比正常人多的IgE,这种体质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性。引起本病的吸入性抗原有尘螨、屋尘、动物皮屑、各种树木和草类的风媒花粉等,这些抗原颗粒较大,能在鼻部被阻挡下来而在鼻腔内发生速发型(Ⅰ型)变态反应,造成鼻黏膜的充血、水肿及分泌增加等,其免疫病理过程与吸入型支气管哮喘类同,故过敏性鼻炎患者不及时治疗多会引起哮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石上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本中药利用石上柏的清热解毒功能,对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石上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石上柏4-8、乌梅6-10、小金梅草1-5、辛夷1-5、白芷8-12、生麻黄4-8、吴茱萸13-17、荆芥7-11、白术13-17、制附片6-10、胡李花4-8、苍耳子7-11、川芎7-11。
一种利用石上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石上柏6、乌梅8、小金梅草3、辛夷3、白芷10、生麻黄6、吴茱萸15、荆芥9、白术15、制附片8、胡李花6、苍耳子9、川芎9。
石上柏,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涩;性凉。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抗癌;止血。用于癌症;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目赤肿痛,眼结膜炎;肺热咳嗽,肺炎;乳腺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外伤出血。
有益效果:
本发明配方利用石上柏的清热解毒功能,并且配合补气固表、发散风寒、宣肺的中药,对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很好的疗效,见效快,疗效稳,作用持久,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利用石上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石上柏6、乌梅8、小金梅草3、辛夷3、白芷10、生麻黄6、吴茱萸15、荆芥9、白术15、制附片8、胡李花6、苍耳子9、川芎9。
用法与用量:按照配比称取以上各中药配方:按照中药汤剂的常规制法,将其制成汤药,每天一剂,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日一剂,3-5日见效,10日后基本痊愈。
典型病例
病例一:
王某,女,28岁,主诉:1年前,出现鼻痒、鼻堵、流清水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到当地医院检查为过敏性鼻炎,给予鼻喷激素治疗,效果仍很差。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服5剂后,诸症均有明显好转。
病例二:
李某,女,19岁,主诉:反复打喷嚏,流清涕、搓鼻子,并且还伴有头痛等症状。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服上方7剂后,症状消失。
病例三:
梅某,男,31岁,主诉:鼻塞、流涕2年加重一周,伴有全身乏力、头痛等症状。查体:舌淡,苔白,脉浮。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服上方一周后,鼻塞、流涕、头痛症状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中,未经陈文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85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陶瓷冲压机中提供节电的液压系统及其提供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空心杯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