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贴合装置及包含该贴合装置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9192.4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0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周;刘锦龙;柯志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7/06;B32B4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合 装置 包含 设备 | ||
1.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压合至少一软性基材,包含:
一架体;
一夹压模块,设于该架体上,该夹压模块至少包含可相对活动的一第一滚轮及一第二滚轮;
一驱动模块,连接该第一滚轮,用于驱动该第一滚轮位移;
一压力传感器,设于该第二滚轮相对于该第一滚轮的另一侧,用于侦测该夹压模块的压力;以及
一控制模块,与该压力传感器及该驱动模块电性连接,依据该压力传感器所侦测的压力与一预设压力值间的偏差量来命令该驱动模块调整该第一滚轮的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压模块还包含一热源,该热源至少与该第一滚轮或该第二滚轮热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架体包含二导轨,该二导轨彼此间隔一间距,用于引导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二滚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模块包含二伸缩构件及二驱动马达,该二伸缩构件的一端分别连接该第一滚轮的相对两端,该二伸缩构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该二驱动马达,该二驱动马达分别驱动该二伸缩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绝热体,套设于该压力传感器,以将该压力传感器包覆于内,用于避免该第一滚轮或该第二滚轮的热量传递至该压力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该第一滚轮和/或该第二滚轮热接触,该温度传感器与该控制模块及该热源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调整元件,与该第二滚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滚轮的两端分别连接该调整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元件上设有一连接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上还包含一弹性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支撑件,设于该压力传感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元件为螺帽。
13.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压合至少一软性基材,包含:
一放料装置;
一收料装置,该放料装置与该收料装置分别用于承载该软性基材的相对两端,并用于令该软性基材自该放料装置朝该收料装置的方向移动;以及
一贴合装置,设置于该放料装置与该收料装置之间,用于压合该至少一软性基材,该贴合装置包含:
一架体;
一夹压模块,设于该架体上,该夹压模块包含可相对活动的一第一滚轮及一第二滚轮;
一驱动模块,连接该第一滚轮,用于驱动该第一滚轮位移;
至少二个压力传感器,设于该第二滚轮相对于该第一滚轮的另一侧,用于侦测该夹压模块的压力;以及
一控制模块,与该压力传感器及该驱动模块电性连接,依据该压力传感器所侦测的压力与一预设压力值间的偏差量来命令该驱动模块调整该第一滚轮的位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夹压模块还包含一热源,该热源至少与该第一滚轮或该第二滚轮热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架体包含二导轨,该二导轨彼此间隔一间距,用于引导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二滚轮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模块包含二伸缩构件及二驱动马达,该二伸缩构件的一端分别连接该第一滚轮的相对两端,该二伸缩构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该二驱动马达,该二驱动马达分别驱动该二伸缩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绝热体,套设于该压力传感器,以将该压力传感器包覆于内,用于避免该第一滚轮或该第二滚轮的热量传递至该压力传感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该第一滚轮和/或该第二滚轮热接触,该温度传感器与该控制模块及该热源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91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