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灯光诱捕舞毒蛾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69211.3 申请日: 2012-09-27
公开(公告)号: CN102893965A 公开(公告)日: 2013-01-30
发明(设计)人: 栾庆书;魏建荣;赵瑞兴;云丽丽;吴海山;王琴;杜勇;金若忠;梁立明;王薇;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M1/04 分类号: A01M1/04;A01M1/10
代理公司: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代理人: 许宗富
地址: 110032 ***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灯光 诱捕 毒蛾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灯光捕诱舞毒蛾的方法,属于森林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属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食性杂,寄主植物达500余种,是世界性害虫,1年发生1代,如文献1:李辉.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防治突发性森林害虫中的应用.辽宁林业科技,2002(增刊):41-42。文献2:张广学,郑国,李学军,卜军.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谈频振式杀虫灯的应用,200441(6)532-535。在我国的分布北到东北的大兴安岭,西到新疆北部阿勒泰林区,南到台湾省,东到江苏省。在国外,亚洲的日本、朝鲜、韩国,欧洲都有分布。1869年舞毒蛾从欧洲传到北美,现已在美国东北地区的森林、行道树、果树以及观赏树木上定居,并且危害十分严重。舞毒蛾在北美地区被列为重要的森林检疫害虫。

辽宁省位于我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海岸带跨黄、渤二海,东起丹东鸭绿江口,西至绥中县万家镇红石礁,涉及丹东、大连、鞍山、营口、盘锦、锦州和葫芦岛7市28个县(市、区),辽宁省海岸线全长2110km。该虫在辽宁省严重危害多种杨树和果树,是严格检疫的省份。

杀虫灯自问世以来,以杀虫效果好、不引入化学物质、节支增收、保护生态环境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在农林业、酒业酿造、仓储业等的害虫防治及监测中应用较广,为我国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其负面作用不能忽视,杀虫灯诱杀昆虫种类和数量多,仅频振式杀虫灯可以诱杀害虫达87科、1287种,由于选择性不强,在诱杀目标害虫的同时对非靶标害虫、天敌和其它无益无害昆虫也具有较强的杀伤能力,出现杀虫灯诱杀益害比过低现象,如文献2:张广学,郑国,李学军,卜军.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谈频振式杀虫灯的应用,200441(6)532-535。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威胁。

相关文献:文献3:河南省汤阴县佳多科工贸责任有限公司。植物保护,2003,29(1):24。文献4:张纯胄,杨捷.害虫趋光性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华东昆虫学报,2007,16(2):131-135.文献5:顾国华,陈小波,韩娟,等.夜行昆虫趋光特性的研究及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42-46.文献6:赵季秋.重新认识灯光诱杀农林害虫的意义.辽宁农业科学,2002(4):52-53.文献7:刘立春,叶文飘..我国夜蛾趋光行为的研究及其应用[J].昆虫知识,1998,35(3):178-182.

舞毒蛾危害500多种植物,杨树林内、果树林发生严重,也危害其他农作物。舞毒蛾成虫有趋光行为,成虫羽化高峰期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舞毒蛾的危害,根据舞毒蛾趋光行为,2010年~2012年开展了不同波长的灯光诱杀试验,旨在筛选出专一诱杀舞毒蛾却不伤害天敌及其他非靶标昆虫的波长,达到采用无公害控制手段,大面积压低种群数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环境,安全有效绿色环保的控制舞毒蛾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光捕诱舞毒蛾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大面积压低种群数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环境,安全有效绿色环保的控制舞毒蛾,且不伤害其他非靶标昆虫。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光捕诱舞毒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至少一盏灯Ⅰ置于离地面85cm~95cm的位置;在所述灯Ⅰ的下方设置有装水的装水容器;所述灯Ⅰ到装水容器中水面距离为81cm~91cm;其中,灯Ⅰ发出光的波长为320~420nm;装水容器内壁颜色为银色;

②.在晚间的20:00~22:00对舞毒蛾成虫进行诱捕。

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的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优化,灯Ⅰ发出光的波长优选为340nm~380nm。

本发明上述方法中的任一技术方案,具体地,当诱捕雄性舞毒蛾时,灯Ⅰ发出光的波长优选为340nm;当诱捕雌性舞毒蛾时,灯Ⅰ发出光的波长优选为380nm。

本发明上述方法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灯Ⅰ优选为太阳能灯。

本发明上述方法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灯Ⅰ为两盏以上时,其灯Ⅰ之间距离为15~25m。

本发明上述方法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更具体地,还包括至少一盏灯Ⅱ,灯Ⅱ与灯Ⅰ之间的距离为45~55m;其中,灯Ⅱ发出光的波长为52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9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