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钢管在热处理过程中内表面氧化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9243.3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9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郭元蓉;邹有富;冯庆;焉勇;刘波;江健;吴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74 | 分类号: | C21D1/74;C21D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谭昌驰 |
地址: | 6103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钢管 热处理 过程 表面 氧化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防止钢管在热处理过程中内表面氧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处理之前,在钢管的内孔中放置木质类可燃材料,并将钢管的两端用耐火部件进行封堵,再将钢管进行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钢管在热处理过程中内表面氧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类可燃材料选自木材、干草、枯枝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钢管在热处理过程中内表面氧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类可燃材料的理论加入量M理通过下式计算:
M理=0.0001769×(D-2S)2×L,
其中,M理的单位是g;
D代表钢管外径,单位是mm;
S代表钢管壁厚,单位是mm;
L代表钢管长度,单位是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钢管在热处理过程中内表面氧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类可燃材料的实际加入量M实为所述木质类可燃材料的理论加入量M理的5至1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钢管在热处理过程中内表面氧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部件由耐火堵头和耐火纤维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钢管在热处理过程中内表面氧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部件可以重复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钢管在热处理过程中内表面氧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为小口径钢管,所述小口径钢管为内径小于120mm的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92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