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埃索美拉唑镁微型片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0137.7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6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祁艳;徐卓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正科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9/32;A61K31/4439;A61K47/38;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埃索美拉唑镁 微型 片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埃索美拉唑镁微型片剂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环境变迁,人口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因吸烟、饮酒、情绪紧张、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基于以上原因,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开发生产安全、有效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已受到关注,并成为目前药物研究开发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质子泵抑制剂(PPIs)即H+/K+-ATP酶抑制剂,其抑酸作用强,特异性高,持续时间长久。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是胃壁细胞内质子泵驱动细胞内H+与小管内K+交换。PPIs阻断了胃酸分泌的最后通道,与以往临床应用的抑制胃酸药物-H2受体拮抗剂相比较,作用位点不同且有着不同的特点,即夜间的抑酸作用好、起效快,抑酸作用强且时间长、服用方便,所以能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及组胺、乙酰胆碱、胃泌素和食物刺激引起的酸分泌。
埃索美拉唑为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是全球首个异构体质子泵抑制剂,通过特异性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由阿斯利康公司研制开发,2000年最先以埃索美拉唑镁的口服制剂在瑞典上市,2003年该公司又开发了本品注射剂,同样在瑞典上市,本品口服制剂及注射剂目前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2002年在中国获批上市,2003年在全国上市。埃索美拉唑对CYP2C19依赖性小,在血浆中活性药物浓度高而持久,药物之间相互影响小,生物利用度和血药浓度比奥美拉唑高,半衰期延长至2h以上,因此,药效比奥美拉唑高而持久,抑酸能力也强于兰索拉唑或雷贝拉唑,同时还具有夜间酸抑制能力强,药效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的特点。埃索美拉唑在小肠内吸收,口服后吸收比较一致,个体差异小,对疗效的预测性好,也是优于奥美拉唑之处。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常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组成三联或四联疗法,治疗消化道溃疡。其活性成分为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吡啶-2-基)甲基亚磺酰基]苯并咪唑-1-基镁,为三水合物,结构式如下:
埃索美拉唑镁溶解度差,且对酸不稳定,因此生物利用度不高,从而影响了药物服用的效果,对患者来说顺应性差。本发明通过制备埃索美拉唑微型片剂并对其进行包衣,进而与药用辅料制备成片剂的技术使得埃索美拉唑镁能够避免胃酸的破坏作用,并且药物从微型片剂中逐步缓慢释放,也大大减轻了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减少了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同时,埃索美拉唑镁的溶解度增加,药物吸收增加,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行,重现性好,易于实现工业化大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呈圆柱形空间形状的埃索美拉唑镁微片制剂,微型片剂的高为1~3mm,直径为1~3mm。微型片剂中活性成分埃索美拉唑镁的含量为1~5mg。
微型片剂还包括填料,合适的填料为微晶纤维素。本发明中适宜地包括5~6mg的填料。
微型片剂还包括助流剂,合适的助流剂包括胶体二氧化硅和滑石。本发明中适宜地含有0.05~0.1mg的助流剂。
微型片剂还包括润滑剂。合适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本发明适宜地含有0.05~0.08mg的润滑剂。
微型片剂可包衣,所使用的肠溶包衣材料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udragit L100)。本发明适宜地含有1~1.5mg的肠溶包衣材料
肠溶包衣材料中还可包括增塑剂,本发明中包括的增塑剂可帮助涂膜过程中膜的形成,如乙酰基柠檬酸三乙酯或柠檬酸三乙酯。本发明中适宜地包括0.05~0.08mg的增塑剂。
肠溶包衣材料还可包括助流剂。本发明中助流剂可消除涂膜过程中的粘连,如高岭土或单硬脂酸甘油酯。本发明中适宜地包括0.1~0.15mg的助流剂。
肠溶包衣材料还可包括表面活性剂。本发明中表面活性剂可提供均匀的膜混合物,如聚乙二醇或者聚山梨醇酯。本发明适宜地包括0.1~0.2mg的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埃索美拉唑镁微型片剂的制备方法:将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并使用50%W/W纯净水造粒。研磨干燥的颗粒以获得100~300微米的粒度D50,并与赋形剂混合,压成片剂。肠溶包衣可通过下面方法进行:将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适宜的增塑剂、润滑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并通过Wuster式流化床包衣或锅薄膜包衣来进行包衣。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称取适量药物。
2)称取微晶纤维素并使用20目筛筛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正科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正科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01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组玄参薏苡仁解毒片
- 下一篇:功能性微粒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