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胎面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1486.0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6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芝泉;张建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8 | 分类号: | B29D30/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新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胎面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轮胎的生产中需要在带束鼓上分布完成带束层、冠带层、胎面等部件的贴合及滚压定型以形成胎冠体。对于胎面而言,在完成挤压成型后一般是贴合面朝上存储在百叶车的隔板上,而目前国内供料的方法是人工将胎面从百叶车上搬运到一个带辊筒的伸缩架上,再由伸缩架传递到鼓上进行贴合。因为放置在百叶车叶板上的胎面贴合面朝上,将胎面从百叶车上移动到伸缩架的过程中还要对其上下面翻转,这是个极其费劲的工作,通常会引起疲惫,以及背部、臂部和腰部损伤。同时人工搬运胎面过程容易造成胎面扭曲、拉伸、卷边等变形,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所以就需要一种能对胎面实现翻转的胎面翻转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对胎面实现翻转的胎面翻转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胎面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支架,水平固定设置在翻转支架顶部的旋转轴,与旋转轴固定连接的翻转排,可驱动所述的旋转轴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与旋转轴可旋转连接的夹持排和可驱动所述的夹持排相对旋转轴翻转的第二驱动机构。
还包括设置在翻转排侧的胎面承载支架,所述的支架顶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平行且与翻转排的齿杆对应的支撑梁。
所述的支撑梁上设置有滚轮。
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旋转轴一端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的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条以及可驱动所述的第一齿条前后移动继而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的第一气缸。
所述的翻转排包括与旋转轴平行设置的横梁以及与之垂直的设置在横梁同一侧的多个间隔设置的齿杆,翻转排的横梁两端通过连接臂与旋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可旋转地套设在旋转轴上的并与夹持排保持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条以及可驱动所述的第二齿条前后移动继而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的第二气缸。
夹持排包括与旋转轴平行设置的横梁以及与之垂直的设置在横梁同一侧的多个间隔设置的齿杆,所述的夹持排的横梁两端通过连接臂与旋转轴可旋转连接,其中一个连接臂与第二齿轮可传动连接。
所述的一个连接臂与第二齿轮的可传动连接为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利用气缸带动齿条驱动齿轮旋转,并通过对气缸的控制实现翻转时对胎面起到夹持效果,可保证翻转顺利进行不会出现将胎面甩出或侧滑的状况,且利用一个翻转过程同时完成从胎面搬运装置到胎面举升装置的交接,更是提高了整个生产线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胎面翻转装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胎面翻转装置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胎面翻转装置结构的另一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轮胎生产领域,胎面自挤出以后一般由百叶车进行运输,在运输时,胎面的待贴合面朝上以避免影响其粘性,所以无论是人工胎面供料还是自动胎面供料,一定要有一个胎面的翻转动作,本发明正是基于此需要而提供一种胎面翻转装置,其设置在取料步骤和对中步骤或举升步骤之间。
如图1-3所示,所述的翻转装置4包括翻转支架41,水平固定设置在支架顶部的旋转轴42,与旋转轴固定连接翻转排43,可驱动所述的旋转轴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与旋转轴可旋转连接的夹持排44和可驱动所述的夹持排相对 旋转轴翻转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翻转排和夹持排包括与旋转轴平行设置的横梁以及与之垂直的设置在横梁同一侧的多个间隔设置的齿杆,所述的齿杆可对胎面起到支撑和夹持作用,所述的翻转排的横梁两端通过连接臂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夹持排的横梁两端通过连接臂与旋转轴可旋转连接,即,所述的夹持排的连接臂端部与旋转轴之间提供轴承连接。
其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旋转轴一端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且可前后移动的齿条以及可驱动所述的齿条前后移动继而带动齿轮旋转的第一气缸45。当然也可采用电机直接驱动旋转轴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1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验证单元的光谱仪
- 下一篇:输电杆塔板式单索基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