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彩色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以及一步法制备彩色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2454.2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5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曾首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长桥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12/08 | 分类号: | C08F112/08;C08F2/44;C08F2/18;C08J9/2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981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彩色 可发性 聚苯乙烯 树脂 以及 一步法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彩色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以及一步法制备彩色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可发性聚苯乙烯(简称EPS)广泛应用于包装、建材、渔业、工艺品等领域,普通的EPS经发泡成型后通常为白色泡沫,但在部份工艺品、装饰品等包装材料领域,则需要特定的彩色EPS,由此需要生产制造成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灰等各种彩色EPS。目前全中国的彩色EPS的数量大约在20000吨/年左右,现有技术中,彩色EPS的生产工艺一般采用二步法制造,第一步先制备出聚合物,第二步再将聚合物与染料共混制备出彩色EPS。但是,采用二步法存在以下缺陷:1)二步法的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2)由于染料与聚合物之间相容性较差,二者共混后难以分散均匀,容易发生团聚等问题,导致制备的彩色EPS原料经常出现色彩不均匀、EPS颗粒内部出现蕊部泛白现象等质量问题,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公开号为CN10163370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原位悬浮聚合一步法合成的彩色聚苯乙烯粒子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中虽然采用一步法工艺,但所用的颜料为无机颜料,由于采用无机颜料为使颜料进入EPS粒子中,其必须先对无机颜料粒子进行原位修饰,即采用表面活性剂以及有机分散剂对无机颜料进行修饰,从而使颜料粒子进入EPS粒子当中去,因而整个工艺更为复杂,造成成本较高。
由于制备彩色EPS存在上述技术上的困难,从而造成其售价比一般性的EPS原料高出很多,目前彩色EPS的市场售价高达25000元/吨以上,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制备工艺更简单、成本更低廉,所制备的彩色EPS产品色泽均匀一致、无蕊部泛白现象的彩色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的生产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节约成本的、产品色泽均一、质量稳定的彩色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节约成本的、产品色泽均一、质量稳定的一步法制备彩色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彩色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苯乙烯单体70~110份;
染料0.01~10份
分散剂0.05~2份;
引发剂0.3~2份;
发泡剂4~13份;
增塑剂0.01~1份;
表面涂层剂0.2~1份;
静电防止剂0.01~1份;
去离子水 100~130份;
其中:
所述染料为有机活性染料或者采用表面改性的有机染料;
所述分散剂为磷酸三钙、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镁、膨润土、滑石粉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碳酸-2-乙基已酸叔丁酯、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已烷、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发泡剂为C4~C6低沸点的直链烷烃或环烷烃;
所述增塑剂为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丙苯、异丙苯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表面涂层剂为硬脂酸锌;
所述静电防止剂为季铵盐类静电防止剂;
优选的,所述彩色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苯乙烯单体80~100份;
红色染料2~6份
分散剂0.1~2份;
引发剂0.8~2份;
发泡剂6~10份;
增塑剂0.05~1份;
硬脂酸锌 0.2~1份;
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季铵硝酸盐 0.01~1份;
去离子水 100~120份;
所述红色染料为C.I.酸性红37、C.I.酸性红89 或者C.I.酸性红145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彩色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苯乙烯单体80~100份;
橙色染料2~6份
分散剂0.1~2份;
引发剂0.8~2份;
发泡剂6~10份;
增塑剂0.05~1份;
硬脂酸锌 0.2~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长桥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长桥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24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流量大小的电磁阀
- 下一篇:数控车磨复合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