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对家用基站进行验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5016.1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6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许丽香;王弘;梁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1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郑红娟;宋志强 |
地址: | 10012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家用 基站 进行 验证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对家用基站进行验证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攻击基站对运营商网络的影响,保证了接入网络的用户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支持对家用基站进行验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向用户群提供更好的业务服务,经常需要针对该特定用户群将多个无线资源管理实体(即无线接入网络中管理无线资源、负责用户设备接入的网络实体,比如各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者小区)组成一个闭合用户组(CSG)——比如,一个公司或学校内部的所有用户即是一个特定的用户群,针对该用户群将多个无线资源管理实体组成一个闭合用户组,来提供专门的接入服务。针对一个特定的用户群将多个无线资源管理实体组成闭合用户组的情况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是普遍存在的。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该情况,下面以系统结构演进(SAE)的长期演进(LTE)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图1是LTE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LTE系统的无线接入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实体包括宏基站(eNB)和家用基站(HeNB),无线接入网络中可选地包括家用基站网关(HeNB GW)。eNB可以与核心网络中的移动管理实体(MME)直接相连,当无线接入网络中中包括了HeNB GW时,HeNB需要通过HeNB GW与MME相连;而当无线接入网络中不包括HeNB GW时,HeNB则可以与MME直接相连。
对于LTE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管理实体,为了提供更加丰富的接入服务,以HeNB为例,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多种类型的HeNB:包括开放型、混合型和闭合用户组型。其中,开放型HeNB没有特定接入的用户群,任意用户设备(UE)都可以接入;闭合用户组型HeNB就是以上介绍一个公司或学校内部的所有用户组成的用户组所使用的HeNB,闭合用户组型HeNB只允许其服务的特定用户群中的用户设备(为便于描述,以下将特定用户群中的用户设备简称为CSG用户设备)接入;混合型HeNB则既与其他HeNB组成了闭合用户组,允许其服务的CSG用户设备接入,以便于针对该CSG用户设备提供更加优质的接入服务,同时也可以允许其他非CSG用户设备(不属于该CSG的用户设备)接入。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对于无线资源管理实体,不仅可以由多个无线资源管理实体组成闭合用户组,提供闭合用户组型的无线资源管理实体,如闭合用户组型HeNB,而且为了提供更加丰富的接入服务,还可以提供混合型的无线资源管理实体,如混合型的HeNB。同时,宏基站(eNB)也可以支持CSG的功能,或者在支持CSG功能时当作混合型eNB来使用。
当现有的HeNB注册到HeNB GW的时候,HeNB GW不对HeNB进行验证,只有安全网关(SeGW)对HeNB进行验证。这样一个攻击性的HeNB可以假用另一个HeNB的标识,对接入的UE的信息进行窃听,目前没有网络侧的机制来保证这种HeNB的攻击。因此3GPP提出了在HeNB网关或者MME对HeNB的标识以及对接入的UE的消息进行验证的需求。
特别是对于通过S1接入家用基站的UE,如何对UE接入的消息进行验证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持对家用基站进行验证的方法,能够避免攻击基站对运营商网络的影响,保证了接入网络的用户的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支持对家用基站进行验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MME把从源基站收到的目的家用基站的接入模式发送给家用基站网关;
家用基站网关验证目的家用基站的接入模式的有效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MME还发送CSG标识给家用基站网关,如果目的小区是闭合用户组模式,家用基站网关对目的家用基站的CSG标识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50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