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进行汽车前桥调质的步进炉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5029.9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能;李存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欧亚炉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5 | 分类号: | C21D1/25;C21D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蒋家华 |
地址: | 21005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汽车 前桥 步进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质生产线,尤其涉及一种进行汽车前桥调质的步进炉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前桥调质采用推杆式汽车前轴调质生产线。
现有的推杆式汽车前轴调质生产线包括:加热炉推料机、推杆式加热炉、淬火转移机构、推杆式回火炉、二次冷却机构、落料台和电气控制系统。其工作过程为:将料架放在加热炉推料机前轨道上,前轴放置在料架上;加热炉推料机按预定节拍将料架和前轴推入加热炉中加热;料架和前轴被推到轨道尽头后滑入淬火槽;淬火结束后,淬火提升机构将前轴运载到回火炉推料机上;回火炉推料机按预定节拍将料架和前轴推入回火炉炉中加热;料架和前轴被推到轨道尽头后滑入二次冷却槽;淬火提升机构将前轴运载到落料台上。
现有的推杆式汽车前轴调质生产线有以下缺点:
1、热效率低。因为前轴放在料架上,一起被推入炉中加热。料架每次入炉都要被加热一次,吸收大量热量。
2、生产率较低。推杆炉炉长由于受到推钢数量的限制,不能做的太长。为了保证前轴加热保温时间,生产节拍不能太短,导致生产率较低。
3、设备可靠性低。在推杆式汽车前轴调质生产线中,料架支承在滑轨上,推头将料架和前轴往前推,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拱料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效率和生产效率高且设备可靠性高的进行汽车前桥调质的步进炉生产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是:
一种进行汽车前桥调质的步进炉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机构、淬火加热炉、淬火装置、回火炉和二次冷却机构;
所述的二次冷却机构由冷却槽和淬火机构构成,所述的淬火机构包括辅助机架、设置在辅助机架上并可相对于辅助机架水平移动的小车和设置在小车上并可相对小车上下升降的淬火架,所述小车上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转动设置在小车上的行走齿轮相连,行走齿轮与固定在辅助机架上的齿条配合;所述的淬火架底部设有冷却机构取料叉;所述冷却槽顶部设有落料台;
所述的回火炉包括炉壳、设置在炉壳前后端的进料口与出料口,设置在炉壳上的回火加热系统、步进机械和热电偶,所述的热电偶工作端设置在回火炉内部,热电偶的补偿端与设置在回火炉外侧的显示仪表连接;
所述的淬火装置由淬火槽和淬火机构构成,所述淬火机构的淬火架底部前后侧分别设有取料叉和送料叉;所述的淬火槽后侧设有中转料台;
所述的淬火加热炉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前后端的进料炉门与出料炉门,设置在炉体上的淬火加热系统、设置在炉体内的步进机械和热电偶,所述的热电偶工作端设置在淬火加热炉内部,热电偶的补偿端与设置在淬火加热炉外侧的显示仪表连接;
所述的进料机构由进料机构机架、设置在进料机构机架上并可沿着进料机构机架水平运动的进料小车和设置在进料机构机架上控制进料小车水平运动的油缸构成;
所述的步进机械包括炉底外侧平行设置的水平移动框架与升降框架、设置在炉体内的活动梁与固定梁、升降斜面,所述的固定梁通过由设置在炉底上的固定梁立柱支撑,所述的活动梁设置在步进底上,步进底由穿过炉底上长槽的活动梁支柱与水平移动框架连接;所述的升降框架通过升降滚轮设置在升降斜面上,所述的水平移动框架通过水平滚轮设置在升降框架上,所述的升降框架和水平移动框架分别连接升降油缸和水平油缸。
使用本发明一种进行汽车前桥调质的步进炉生产线时,汽车前桥依靠步进机械运动在炉内前进,不需要料架,减少了工装的热损失,热效率高;采用步进机械,加长了炉长,加快了生产节拍,生产率高;前桥依靠步进机械运动在炉内前进,运行平稳,可靠性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炉体内壁设有炉衬。设置炉衬减少淬火加热炉炉壁处的热量散失,进一步的提高热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炉壳内壁设有回火炉炉衬。炉壳内壁设置回火炉炉衬,减少了回火炉炉壳处的热量散失,更进一步的提高了热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炉门与出料炉门上方分别设有控制炉门打开和关闭的升降装置。由升降装置控制炉门的打开和关闭,减少人力的投入,防止炉门处的高温对人造成的伤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出料口上方设有控制出料口打开和关闭的升降装置。进一步减少人力投入,整个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欧亚炉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欧亚炉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5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