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预混智能型灶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6177.2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3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宋涛;李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涛;李成龙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F23D14/02;F24C3/12;F24C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查俊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预混 智能型 灶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预混智能型灶具,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中餐炒灶的智能型节能商用灶具。
背景技术
燃气的燃烧均需要空气助燃,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例及混合程度决定了燃气的燃烧程度。当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比例最佳时,燃气燃烧最充分,燃烧得也最完全,所产生的热值也最高,且燃烧后所产生的废气和有害气体也最少,从而达到高效、节能和环保的目的。目前市场上的各类商用中餐灶具,一般来说功能较单一,主要采取鼓风式燃烧,存在多种弊病:1、燃烧模式是后混式燃烧,即燃气在炉膛内燃烧的同时,与空气进行混合,无法保证空燃比一致,这必然造成部分燃气未能充分燃烧即从烟道中排出,热效率较低且火焰温度较低,浪费了大量能源;2、由于燃烧不充分,导致了产生大量的CO、NOX等废气,污染严重;3、由于后混式为敞开式燃烧,火借风势,产生了较大的噪音,且热量损失严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安全控制系统完备的全预混智能型灶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全预混智能型灶具,包括组合金属片式喷射灶头、放置在灶具灶台上的用于使热量损失显著减少的整体金属炉膛和燃烧智能控制器;
所述的组合金属片式喷射灶头包括外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的进气管与内腔筒和不少于两张金属片叠加而成的金属片组,所述的内腔筒底部开口,其顶部设有底座;所述的进气管下部固定在外壳体底部,其上部连接涡轮混风板,所述的进气管与涡轮混风板伸入内腔桶内,涡轮混风板边沿固定在内腔筒的内壁上,涡轮混风板上开有一个以上贯穿其上下的斜槽;所述金属片呈环状,相邻金属片之间设有供气体通过的间隙,所述金属片组设置在外壳体与底座之间;所述的内腔筒内壁、进气管和涡轮混风板形成内混腔,内腔筒外壁、外壳体和金属片组形成外混腔;
所述的燃烧智能控制器包括安装于灶具灶台外侧的密闭式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控制器,设置在箱体内的点火装置、与点火装置相连的且设置沿着灶头基座伸至灶头上部的点火针和用来检测点火针是否点着的火焰感应针;点火装置的点火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点火装置点火信号输出端相连同时火焰感应针的感应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火焰感应针感应信号输入端相连;
设置在箱体内的电磁比例阀、电磁比例阀的燃气入口连接外部燃气出口;与电磁比例阀出口相连的混风器;混风器的燃气进口连接电磁比例阀的出口,混风器的空气进口连接设置在箱体内的直流无刷风机;混风器的出口与进气管的下部相连;电磁比例阀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电磁比例阀信号输出端相连;直流无刷风机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直流无刷风机信号输出端相连。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整体金属炉膛包括金属炉膛外层、金属炉膛内层和设置在金属炉膛外层与金属炉膛内层之间的保温材料;金属炉膛内层与组合金属片式喷射灶头的外壳体底部相连;金属炉膛外层与灶具灶台相连。双层隔热式整体金属炉膛,两层之间的保温材料大大减少了热量的流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操作面板,所述的操作面板设置在箱体上或灶具灶台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开关按键、火力调节旋钮、节能按钮、UI界面;前述的UI界面为液晶界面,液晶界面上包括火力大小数字显示、系统过程状态显示、系统异常状态显示。目的:使用者操作简单、直观,使得本发明灶具的通用性增强。操作面板上设置节能按钮。在本发明灶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按动节能按钮可以使得火焰在使用档位和最小档位中自由切换,实现了免空烧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箱体内还设置有油水过滤器。增设油水过滤器保证进入直流无刷风机内的空气是干燥、纯净的空气,从整体上延长了整体炉具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箱体内还设置有稳压阀;稳压阀的入口连接外部燃气出口,稳压阀的出口连接电磁比例阀的燃气入口。采用稳压阀目的是保证燃气压力保持恒定,使得本发明灶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稳定一致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控制器为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或单片机控制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经济价值潜力巨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涛;李成龙,未经宋涛;李成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61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