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测图像生成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6819.9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6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虞露;张熠辰;赵寅;洪英杰;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9/597 | 分类号: | H04N19/597;H04N13/16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测 图像 生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图像生成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参数信息确定参考矩形像素块,其中,参数信息包括目标矩形像素块的位置和/或参考视点的深度信息;通过参考视点的深度信息将参考矩形像素块向目标视点进行前向投影得到投影矩形像素块;从投影矩形像素块中获取预测图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生成预测图像的过程中需要同时用到目标视点的深度图像和参考视点的深度图像而造成的对数据的依赖性较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减少对数据的依赖和提高编解码效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测图像生成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预测,是指在视频编/解码过程中,通过运动矢量、参考帧索引等信息,从已经编/解码完成的图像中直接拷贝或者通过亚像素插值等方法获取部分图像,作为当前编/解码图像块的预测图像。在编码端,将该预测图像与原始图像相减,可以得到图像残差并编码写入码流;在解码端,将该预测图像与码流中解码得到的图像残差相加,可以得到重建图像,通过这种预测图像的方式进行编解码可以有效提升编解码的效率。
目前,常用的生成预测图像的方式是采用前向投影的方式,即指利用参考视点中的每个像素点或者每个像素块的深度信息,将参考视点的图像投影至目标视点得到目标视点的图像。目前,常用的基于块的前向投影一般都是按照以下方式实现:
为了在目标视点中生成一个目标像素块Bt,在参考视点中用于生成Bt的参考像素块Br的大小以及位置是由Bt的大小、位置以及Bt中各像素点对应的深度值决定的,即,在该方法中需要通过目标视点的深度信息来确定参考像素块。
在上述方法中,通过统计Bt中各像素点对应的视差值中的最大值Dmax与最小值Dmin其中,视差值由各像素点对应的深度值转换而来,将Bt的左边界减去Dmax,Bt的右边界减去Dmin,保持上下边界不变,得到一组新的边界值,将该新的边界值作为Br的边界。将Br投影至目标视点并填充Bt内未被投影到的像素点,得到被投影的Bt,并将Bt作为预测图像,在投影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参考视点的深度信息,从而生成所需的预测图像。
上述的空洞填充就是在图像中物体的边界区域等深度变化的地方,经过虚拟视投影以后会出现空洞。被投影视点的图像投影至目标视点以后,目标视点中未被投影到的单个点或者连续的点段被称为空洞。空洞的出现与深度、纹理的采样率有关,同时也是由于三维场景中物体的遮挡关系引起的。处于物体背后的场景在拍摄时无法被获取,经过投影以后就无法复现原本位于物体背后的图像。出现空洞时,需要采用空洞填充技术将整幅投影后的图像填充完整。空洞填充的方法通常是取空洞两侧的两个已投影像素中属于背景区域(基于两个像素的相对前景和背景之间的关系)的像素值填充整个空洞;若空洞只有一侧有已投影像素(一般出现在图像边界上),则取这一仅有的已投影像素填充整个空洞。上述仅是空洞填充技术的一种方式,还可以采用其它多种方式实现。
由上述描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前向投影时,需要利用参考视点的深度信息确定参考像素块,在进行投影时又需要用到目标视点的深度信息,因此,在生成预测图像的过程中需要同时用到目标视点的深度信息和参考视点的深度信息,对数据的依赖性比较大。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图像生成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生成预测图像的过程中需要同时用到目标视点的深度信息和参考视点的深度信息而造成的对数据的依赖性较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预测图像生成方法,包括:根据参数信息确定参考矩形像素块,其中,上述参数信息包括目标矩形像素块的位置和/或参考视点的深度信息;通过上述参考视点的深度信息将上述参考矩形像素块向目标视点进行前向投影得到投影矩形像素块;从上述投影矩形像素块中获取预测图像。
优选地,上述参考视点的深度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上述参考视点的深度图像、上述参考视点的摄像机参数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68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