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中和分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76959.6 申请日: 2012-09-28
公开(公告)号: CN103030693A 公开(公告)日: 2013-04-10
发明(设计)人: 周保罗;胡红星;周伯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主分类号: C07K16/10 分类号: C07K16/10;C07K14/11;C12N15/13;C12N15/63;C12N5/10;A61K39/42;A61P31/16;G01N33/569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陈静
地址: 200025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致病性 禽流感 中和 分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和免疫学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中和分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97年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已感染了约5亿只禽类,同时在亚洲、欧洲和非洲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虽然,目前为止人类的感染都是由禽类传播的,但H5N1病毒经过重组和进化可能演变出来具有人传人能力的新的病毒株。这种新病毒的广泛蔓延加之人们对H5N1病毒缺少预成的免疫力将会对人类造成重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感染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的主要表现是严重的肺炎、淋巴细胞减少、高淋巴因子血症及呼吸道的高病毒载量2-6。病毒通常可以从患者的脑脊液、粪便、痰液和血清样本中培养出来。目前对此病的治疗主要是依靠抗病毒药物,但一些H5N1病毒株可以对三环癸胺类离子通道阻滞剂药物产生耐药性7。虽然奥塞米韦等神经氨酸抑制剂对季节性流感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H5N1病毒的效果还存在争议。动物实验表明神经氨酸抑制剂药物的疗效只有在感染前或感染后瞬间给药才能发挥疗效2,且H5N1病毒对奥塞米韦等神经氨酸抑制剂类药物也可产生耐药性8。因此寻找能有效的治疗禽流感和控制禽流感在人类中传播的方法是急需的。 

应用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抗体疗法已有效的应用于甲肝、乙肝、狂犬病、水痘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多种疾病的治疗9。婴儿通过后天的抗体免疫也可获得针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10-13。从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幸存者体内所分离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有效的将流感的死亡率降低50%14。输入感染过H5N1的康复病人的血浆可以有效的降低H5N1病毒感染病人的病毒载量并可以完全康复15。将免疫小鼠、雪貂、马和人获得的流感抗体打入小鼠体内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流感16-25。最近,Koudstaal等人发现小鼠单次注射15毫克/公斤的人单克隆抗体CR6261比感染后连续5天注射10毫克/公斤/天的奥塞米韦更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致命的H5N1和H1N1感染 26。因此,应用被动免疫获得的抗体治疗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人类感染性疾病将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血凝素基因(HA)是禽流感病毒基因组中变异最大的基因。从HA的序列方面看,自2000来有10个H5HA的分支在不同的物种中出现27。其中分支2又可分为5亚分支。亚分支2.3又可分为2.3.1、2.3.2、2.3.3和2.3.4四个亚亚分支28。目前为止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分为0、1、2和7分支,在中国比较流行的感染 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属于2.3.4亚亚分支27,28。此外,在东南亚和东亚感染家禽和鸟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也属于2.3.4亚亚分支29。研究显示,在人类H5HA至少有四种不同的抗原30。 

此外,流感病毒通过其遗传漂移和重组来逃逸免疫监视的特性使其一直以来是公共卫生健康的重大威胁,导致临床上常用的两类抗病毒药物对其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且有耐药株出现,因此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急需的。 

综上,鉴于禽流感的高变异性,寻找对尽可能多的禽流感变异病毒株均具有良好的中和能力的中和分子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中和分子及其制备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结合分子,其识别禽流感病毒的血球凝集素HA1,并结合于血球凝集素N端区域上的表位上,该表位包含以下位点: 

血球凝集素氨基酸序列第121位的Ser;和 

血球凝集素氨基酸序列第162位的Arg。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表位还包含以下位点: 

血球凝集素氨基酸序列第117位的Ile; 

血球凝集素氨基酸序列第118位的Pro; 

血球凝集素氨基酸序列第161位的Lys; 

血球凝集素氨基酸序列第164位的Tyr;或 

血球凝集素氨基酸序列第167位的Thr。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N端区域是血球凝集素氨基酸序列第51~260位氨基酸区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69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