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7450.3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3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荻原敦;西出秀一;铃木渡;渡边幸市;冈本哲二;佐藤雅弘;北村笃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16 | 分类号: | G03G15/16;G03G1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顾红霞;龙涛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形成 装置 | ||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承载体,其在进行旋转的同时表面带电;
曝光装置,其在曝光位置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相对,并且朝向所述图像承载体发射光以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带电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部件,其将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
转印部件,其在旋转的同时将记录介质传送到所述转印部件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相对的转印位置,并且将形成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记录介质卷绕在所述转印部件的外周面上;以及
夹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转印部件上,并且在夹持位置夹持已经被传送到正在旋转的所述转印部件上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部,
其中,满足下列不等式(1)和(2):
(L1-L3)×(V2/V1)<L2 (1)
L2<(L1-L3+L4)×(V2/V1) (2)
其中,L1表示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沿着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旋转方向从所述曝光位置到所述转印位置的周向长度,
L2表示所述转印部件的沿着所述转印部件的旋转方向从所述夹持位置到所述转印位置的周向长度,
L3表示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侧的未形成色调剂图像的空白区的长度,
L4表示当具有所述转印部件能够传送的最大尺寸的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卷绕在所述转印部件上时所述转印部件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的图像区的后端和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图像区的前端之间的周向长度,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和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各自的图像区分别是整个范围内都能够形成图像的区域,所述第一记录介质沿着所述转印部件的旋转方向位于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上游侧,
V1表示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圆周速度,并且
V2表示所述转印部件的圆周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V1大于V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曝光装置在所述夹持部件夹持住所述记录介质之后开始发射光,并且所述曝光装置在所述夹持部件夹持住随后被传送到所述夹持位置的记录介质之前停止发射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转印部件将所述记录介质多次传送到所述转印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施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74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善可见性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飞机雷达高度计结构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