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炭黑排放估算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7512.0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2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蒂安·瓦尔蒂亚;克里斯特·约翰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尔沃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1/00 | 分类号: | F01N11/00;F01N9/00;F01N3/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王雪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炭黑 排放 估算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32)的、用于估算在所述柴油发动机(32)的燃烧室中产生的炭黑的量的炭黑排放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测量发动机转速和燃料喷射量来提供用于转速和负荷的值(10);
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荷解析基准炭黑映射来提供基本炭黑值(11);
通过测量相对应的信号值来限定和提供排放影响输入参数(12);
计算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与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的转速-负荷解析基准值之间的偏差(13);
将计算出的偏差与来自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的各个转速-负荷解析加权映射的各个值相乘,从而产生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的排放影响输入参数相关校正(14);
将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相关校正与所述基本炭黑值相加及加总,并由此获得估算的炭黑质量流的值(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用于所述柴油发动机(32)的所述估算的炭黑质量流的值用作为用于使柴油微粒过滤器(31)的再生控制策略优化的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延迟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的信号值,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被分别延迟为与排气λ传感器的检测在时间上同步,由此对所述燃烧室中的每个单独燃烧的性能测量中的延迟进行补偿。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获得所述估算的炭黑质量流:
将所述基本炭黑值与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校正加总并且产生数学多项式,其中,所述基本炭黑值和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是提供所述估算的炭黑质量流的值的对数变量。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于使用燃烧影响性能,其中,排气λ值、进气歧管氧气质量比率、进气歧管气体温度、燃料轨压力、主喷射正时、燃烧操作模式、进气歧管压力、活塞冷却以及后喷射量及后喷射正时为所述排放影响输入参数。
6.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32)的、用于估算在所述柴油发动机(32)的燃烧室中产生的炭黑的量的炭黑排放估算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控制单元(33),
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编码有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控制单元(33)接收用于转速、负荷以及用于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的输入值,其中,所述装置能够:
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荷解析基准炭黑映射来提供基本炭黑值;
计算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与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的转速-负荷解析基准值之间的偏差;
将计算出的偏差与来自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的各个转速-负荷解析加权映射的各个值相乘,由此产生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的排放影响输入参数相关校正;
将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相关校正与所述基本炭黑值相加及加总,并由此获得估算的炭黑的质量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能够:
将用于所述柴油发动机(32)的所述估算的炭黑质量流的值用作为用于使柴油微粒过滤器(31)的控制策略优化的输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能够:
延迟用于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的信号值,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被分别延迟为与排气λ传感器的检测在时间上同步,由此对所述燃烧室中的每个单独燃烧的性能测量中的延迟进行补偿。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获得所述估算的炭黑质量流:
将所述基本炭黑值与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加总并且产生数学多项式,其中,所述基本炭黑值和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影响输入参数是提供所述估算的炭黑质量流的值的对数变量。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适于使用燃烧影响性能,其中,排气λ值、进气歧管氧气质量比率、进气歧管气体温度、燃料轨压力、主喷射正时、燃烧操作模式、进气歧管压力、活塞冷却以及后喷射量及后喷射正时为所述排放影响输入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尔沃汽车公司,未经沃尔沃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75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甘氨酸接枝交联壳聚糖微球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 下一篇:车辆的后部保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