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流吸尘除尘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78422.3 申请日: 2012-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2961939A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袁东日;李明媚 申请(专利权)人: 袁东日
主分类号: B01D50/00 分类号: B01D50/00;B08B15/00
代理公司: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 31252 代理人: 陈宏
地址: 200231 上海***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射流 吸尘 除尘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吸尘除尘装置。尤其是涉及使用难溶性粉体制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外溢粉尘进行吸尘除尘的装置。属于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于难溶性粉体制浆过程中,外溢的粉尘基本采用布袋除尘和水雾除尘两种方式,工作方式主要靠制备罐内气体正压将气体排出,布袋除尘时由于外排粉尘气体同时夹带着水汽,粉尘易黏附在布袋表面难以清除,除尘布袋很快便发生堵塞,人工处理比较频繁,否则大大影响除尘效果,易发生环境污染,而且也会增加工作介质的损耗浪费;水雾除尘方式对于难湿润粉料很难达到除尘效果,设备连续运行也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如目前自来水水厂大量使用粉炭保证水质达标,但粉炭不易湿润,在制浆过程中有大量黑色粉尘外溢,采用原有的除尘方式,效果不佳,影响环境卫生,对劳动者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也会增加原材料损耗。

因此,现有的难溶难湿润的粉尘在制浆过程中的除尘技术,不易气粉分离,容易造成:(一)、现有除尘设备易发生故障、除尘效果不佳;(二)、工作环境恶化,不利于劳动者身体健康,甚至造成环境污染;(三)、生产过程中物料损耗较大,而且也难以保持制浆浓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射流吸尘除尘装置, 它能达到有效的除尘效果,同时能将外溢的粉尘进行分离回收利用。既减少原材料的损耗,保持制浆浓度,又使设备能长时间连续运行,并能净化工作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射流吸尘部件、混合室、气水分离部件、喷淋部件、喷淋控制部件,其中,射流吸尘部件将液体和粉尘送入混合室,混合室内液体与粉尘充分混合,喷淋部件对从混合室上升外排的空气进行净化, 气水分离部件将含有粉尘的液体回收,喷淋控制部件控制喷淋部件的液体流量。

优选地,所述射流吸尘部件包括进水管、射流控制部件,以及粉尘空气接入口,所述射流控制部件安装于进水管、并处于粉尘空气接入口的前端,以控制经过粉尘空气接入口的射流液体的速度。

优选地,所述混合室为内筒、外筒及封底板形成的空间,所述封底板既能起到固定内外筒的作用,又能将混合室空间与制备罐空间隔离,避免制备罐中含粉尘的空气直接进入混合室,影响混合室中液体与粉尘的充分混合,影响外排空气的洁净效果。

优选地,所述气水分离部件包括粉水收集口、导流管、阻水冒,以及连接导流管与阻水冒的固定条,所述粉水收集口固定连接在导流管上部,所述导流管为混合室的内筒内部中空形成的管道空间并延伸至封底板的下部,所述阻水冒的出液口高度高于导流管下端的出液口高度,以避免导流管下端与制备罐内含粉尘的空气直接相通、含粉尘的空气直接经导流管上升至喷淋部件。

优选地,所述喷淋部件包括喷淋室筒、喷淋水管、填料、与喷淋水管相连的喷头,所述喷淋室筒底端与混合室的外筒上端固定相接、内部空间相通,并在喷淋室筒内设有填料。

优选地,所述喷淋控制部件设置在喷淋部件的喷淋水管上,控制喷淋液体流出喷头的流量和速度。

更为优选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上述优选方案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射流吸尘部件的粉尘空气接入口处可以安装可调气流检测阀。

优选地,所述射流吸尘部件的进水管以偏离混合室外筒中心线一定角度或距离进入混合室。

更为优选地,所述混合室外筒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射流吸尘部件的进水管以沿混合室外筒圆周切线的角度进入混合室。

优选地,混合室外筒外壁可以设置与制备罐相连接的连接装置。更为优选地,所述封底板沿外筒的外壁向外延伸,直接形成与制备罐相连接的连接装置。

优选地,所述封底板上开有排液孔,以便封底板上的积液流入制备罐,防止混合室内积液过多。排液孔直径较小,本发明装置正常运行时,排液孔被封底板上的积液封闭,不影响封底板隔离混合室空间与制备罐空间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混合室的内筒、外筒,气水分离部件的粉水收集口,以及喷淋部件的喷淋室筒均采用圆柱形。更为优选地,圆柱形的中心轴线全部重合。

优选地,所述混合室的内筒、外筒之间可以设置固定条,以进一步固定内外筒、稳定装置结构,并可以对混合室内的粉尘和液体起到搅流作用。

优选地,所述气水分离部件上端的粉水收集口的开口尺寸大于导流管的内壁尺寸,并不小于喷淋室筒的内壁尺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东日,未经袁东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8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