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固定接入网中和在用户设备中运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78577.7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6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温海波;梁铮;凌辉;杨水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郑立柱 |
地址: | 2012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接入 中和 用户 设备 运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接入网络。
背景技术
网络虚拟化是一个技术热点,也是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物理网络能够由多个运营商所共享,这能够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在接入网中,已经有了一些相关工作。例如,宽带论坛(http://www.broadband-forum.org/)定义了L2批发和L3批发模式,允许接入架构网(AIN)的运营商(即,固定接入网运营商)将接入网的一些带宽资源租借给除用户和该接入架构网运营商之外的第三方,例如虚拟网络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又例如,于2010年成立的开放光波发起者(http://www.openlambdainitiative.org/Website/Home.aspx)也勾略了一种开放架构的框架,它从目前的封闭网络进化至一种开放的业务模型,并且也创造了业界对新兴技术的关注。“新进或替代的运营商需要一种不受限的方式,能够使它们自己的技术平台获得对已有的城市接入架构的不受束缚的访问,这样,它们就能够将重点放在终端用户内容服务上,以及放在数据链路层的性能需求上,而不会重复构建接入架构”。这里所称的新进或替代的运营商也就是前面的虚拟网络运营商,它们需要租借物理接入网络资源来将它们自己的业务/服务提供给用户。
发明内容
如图1所示,目前的接入架构网络(即物理固定接入网)的运营商在虚拟网络运营商(VNO,即第三方网络运营商)和终端用户的用户设备之间提供逻辑连接,并且接入架构网络也能够保证该连接的QoS等通信特性。对提供给用户的业务的其他额外操作功能都是位于该虚拟网络运营商之中(注意此处不考虑固定接入网运营商自己提供的类似IPTV之类的业务),例如视频数据的组播源,或对用户数据插入广告的功能必须位于虚拟网络运营商所控制的网络中,甚至是通过同一个接入网接入的用户设备m与用户设备n之间的通信也必须在虚拟网络运营商之间进行中转。这样造成了很多问题,例如对于组播来说,接入网不得不在每个用户设备和虚拟网络运营商之间分别建立通道来传输相同的视频数据,造成了消耗了接入网中的很多带宽;又例如,对于享受虚拟运营商B所提供业务的用户设备1与用户设备2之间的通信来说,其时延相对较长,这可能不能满足该业务中用户相互通信的时延要求。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事实上,对于一些应用来说,如果接入架构网能够允许虚拟网络运营商将相关的逻辑功能放置在尽量靠近用户的位置,那么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质量(QoE)。例如,对用户之间的通信数据的交换功能如果更加靠近用户设备,那么就能够实现更短的通信延迟,提高用户体验。很明显,这对虚拟网络运营商和用户来说都是很有好处的。
基于此,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在于,在接入网(如接入架构网AIN)中增加一种实现第三方功能的虚拟节点,该虚拟节点能够对业务进行与第三方相关的处理/优化。并且进一步的,在接入网中具有了该虚拟节点后,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有效的机制来对确保用户设备能够访问到该虚拟节点。
根据该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固定接入网中运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在该接入网中为至少一个第三方分别提供虚拟节点,该虚拟节点用于承载、运行由该第三方定义的功能;
iii.提供用户设备与该虚拟节点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该用户设备从该接入网接入。
在该方面中,使得接入网容纳虚拟节点来运行与第三方相关的功能,改进了网络的功能拓扑架构,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质量。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入网是物理接入网,所述第三方是独立于该物理接入网的虚拟接入网或服务提供网络。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为虚拟接入网或服务提供网络在物理接入网中提供虚拟节点,扩展了这些第三方在物理接入网中的功能。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i中,还为该虚拟节点分配一个地址来标识该虚拟节点;
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ii.将该地址通知该用户设备;
之后,在所述步骤iii中,根据该地址来提供该用户设备与该虚拟节点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为该虚拟节点提供了地址,并基于该地址提供通信连接,这样能够允许用户设备有针对性的访问不同的虚拟节点。
根据一个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地址是一个媒体访问控制地址,该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特定于该虚拟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85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