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合成天然气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0047.6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6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学;李春启;左玉帮;余铭程;丁万友;刘俊峰;刘永健;孔凡贵;刘学武;刘佳男;谢伦宏;汪明荃;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国际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08 | 分类号: | C10L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郭广迅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合成 天然气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生产合成天然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气(1)经第一换热设备(2)升温至150~400℃后按体积比1:(0.5~5):(0~0.5):(0~0.5)分成第一股原料气(4)、第二股原料气(5)、第三股原料气(6)和第四股原料气(7);
b)将步骤a)中的第一股原料气(4)与第一蒸汽(39)和第一股循环气(27)混合得到温度为250~400℃的第一混合气(8),将第一混合气(8)通入第一段甲烷化反应器(9)中发生反应,得到温度为450~750℃的第一段产品气(10),该第一段产品气经(10)第二换热设备(11,11′)和第三换热设备(13,13′)降温至250~400℃得到降温后的第一段产品气(14);
c)将步骤b)得到的降温后的第一段产品气(14)与所述第二股原料气(5)、第二蒸汽(40)、第二股循环气(28)混合得到温度为250~400℃的第二混合气(15),将第二混合气(15)通入第二段甲烷化反应器(16)中发生反应,得到温度为450~700℃的第二段产品气(17),该第二段产品气(17)经第四换热设备(18,18′)降温至200~400℃得到的降温后的第二段产品气(19);
d)将步骤c)得到的降温后的第二段产品气(19)按体积比(0.3~5):1分成循环气(20)和第二股第二段产品气(21),所述循环气(20)经第五换热设备(22)降温至100~350℃后送入循环压缩机(24)增压得到增压后的循环气(25),增压后的循环气(25)经第五换热设备(22)升温到200~350℃,然后将其按体积比(0.5~1):(0~0.5)分成所述第一股循环气(27)和第二股循环气(28);
e)将步骤d)得到的第二股第二段产品气(21)与所述第三股原料气(6)、第三蒸汽(41)混合得到温度为200~400℃的第三混合气(29),将第三混合气(29)通入第三段甲烷化反应器(30)中发生反应,得到温度为300~550℃的第三段产品气(31),该第三段产品气(31)经第一换热设备(2)降温至60~350℃得到的降温后的第三段产品气(32);
f)将步骤e)得到的降温后的第三段产品气(32)与所述第四股原料气(7)、第四蒸汽(42)混合得到温度为60~200℃的第四混合气(33),所述第四混合气(33)经第六换热设备(34)升温至200~350℃后通入第四段甲烷化反应器(36)中发生反应,得到温度为250~450℃的第四段产品气(37);
g)将步骤f)得到的第四段产品气(37)经第六换热设备(34)降温并进行气液分离后得到温度为20~80℃的产品气(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原料气的摩尔百分比组成如下:一氧化碳5~50%,二氧化碳0~30%,氢气20~80%,甲烷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在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原料气(1)分成的第一股原料气(4)、第二股原料气(5)、第三股原料气(6)和第四股原料气(7)的体积比为1:(0.5~2):(0~0.3):(0~0.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所述步骤d)中,将所述第二段产品气(19)分成的循环气(20)和第二股第二段产品气(21)的体积比为(0.3~3):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所述步骤d)中,将所述循环气(20)分成的第一股循环气(27)和第二股循环气(28)的体积比为(0.7~1):(0~0.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方式利用甲烷化反应放热:使来自界区的锅炉给水(43,43′)进入汽包(44,44′),使来自汽包(44,44′)的第一锅炉给水(45,45′)进入第二换热设备(11,11′)或第三换热设备(13,13′)产生3~10MPa的第一饱和蒸汽(46,46′),使来自汽包(44,44′)的第二锅炉给水(47,47′)进入第四换热设备(18,18′)产生3~10MPa的第二饱和蒸汽(48,48′),来自汽包(44,44′)的第三饱和蒸汽(49,49′)经第三换热设备(13,13′)或第二换热设备(11,11′)升温,得到温度为300~550℃的过热蒸汽(5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国际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大唐国际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00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