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离子液体作为膜吸收捕集二氧化碳的捕集溶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0477.8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1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毛松柏;江洋洋;汪东;丁雅萍;黄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22 | 分类号: | B01D53/22;C01B3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离子 液体 作为 吸收 二氧化碳 溶剂 方法 | ||
1. 一种采用离子液体作为膜吸收捕集CO2的捕集溶剂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膜吸收-再生耦合工艺过程,以离子液体作为捕集溶剂,从含有CO2的气流中捕集C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膜吸收-再生耦合工艺是离子液体捕集溶剂通过疏水性中空纤维膜组件捕集吸收气体中的CO2,并通过解析塔再生系统再生后进行循环吸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离子液体捕集溶剂包含阳离子5~40wt%,阴离子含量为5~40wt%,水20~90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阴离子为具有氨基酸结构的阴离子;阳离子为有机胺盐阳离子、有机醇胺类阳离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机胺盐及有机醇胺类阳离子为伯胺、仲胺或叔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CO2的气流包括烟道气、天然气、合成气和各种炼厂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04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