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红豆杉枝叶初分离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0866.0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2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贺然;史志冉;李永霞;王炳义;杜志红;富雪洋;胡文;刘顺;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5/14 | 分类号: | C07D30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豆杉 枝叶 分离 10 乙酰 基巴卡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豆杉植物成分的提取方法,具体的涉及一种从红豆杉枝叶初分离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的方法。
背景技术
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DABⅢ)是半合成抗癌药物紫杉醇(Taxol)和多西紫杉醇(docetaxel)的前体原料。紫杉醇最早从太平洋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抗癌药物,多西紫杉醇是人工合成的新化合物。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能与肿瘤微管蛋白结合,并促进其聚合、抑制癌细胞有丝分裂,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它们有较广的抗癌谱,对顺铂、多柔比星等耐药肿瘤细胞株有效,临床上已用于肺癌、乳腺癌、头颈癌卵巢癌的治疗,其疗效好,副作用小。近年来研究表明,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对治疗其他疾病也有一定的潜力,如恶性黑色素瘤、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早老性痴呆。紫杉醇被认为是迄今人类发现的疗效最好的抗癌药,随着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在临床上的应用,其原料得需求量也日益增加,野生红豆杉资源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人工种植的红豆杉虽然成为解决紫杉醇原料短缺的重要途径,但是采用传统的方法,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紫杉醇,资源耗费太大,而且人工种植周期长,仍然不能解决紫杉醇的原料问题。
但是在许多红豆杉属的植物中,存在许多含量比紫杉醇高的紫衫烷类物质,它们结构相似,可以通过生物或者化学转化的手段转变成紫杉醇与多西紫杉醇,如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
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存在于多种紫衫属植物中,含量约为0.0052%-0.1185%,在传统的提取紫杉醇的生产工艺中常被当做废物丢弃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通过研究可以利用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半合成紫杉醇与多西紫杉醇,因此寻找一种简便快捷,成本低的从红豆杉中富集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的方法,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研究热点。
中国专利公开号 CN 1660827A公开了一种提取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的方法,利用大孔树脂 S-8、AB-8、X-5、D4020、NKA-9或D3520对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进行吸附。中国专利公开号 CN 101230053A 公开,利用D101-1和D101型号的大孔树脂对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进行吸附。中国专利公开号 CN101235022A公开,利用AB-8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进行吸附。我们通过大量实验,对各种树脂进行筛选,发现MW-1树脂比以上所提到的树脂对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的吸附效果更好,增加了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得提取效率,节约成本耗能较少,可连续大规模进行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提取生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红豆杉枝叶初分离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从红豆杉枝叶初分离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经干燥粉碎后的红豆杉枝叶,于50℃下用50%甲醇提取4次各2 h,浓缩液的滤液经过MW-1 树脂动态吸附,用30%乙醇进行淋洗除去杂质,再用50%乙醇洗脱得到目标产物,从而达到对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的初步富集。
进一步的,所述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为中等极性物质,通过于50℃下用50%甲醇提取4次各2 h,可以将红豆杉中所述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 充分提出,而将其他极性的紫衫烷类物质留在植物固形物中,可作为后期提取紫杉醇等得原料,通过重复多次提取,使得提取溶剂与植物细胞充分的接触,使所述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迅速彻底的转移至提取溶剂中,使效率提高。
进一步的,所用大孔树脂为 MW-1 型号大孔树脂,所述树脂对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具有特异性吸附,上样流速 1 mL/min,温度为35℃,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3 BV 的30%乙醇洗脱出去极性大的杂质,然后用9 BV 50% 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至干,经过富集后所述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 的含量可以提高 8.76 倍以上。
进一步的,所用工艺用于红豆杉枝叶,包括欧洲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中国红豆杉、东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或曼地亚红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0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