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SB多功能装置及用于USB多功能装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81056.7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8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G06F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于淼;杨颖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sb 多功能 装置 用于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以下简称为USB)多功能装置,特别是有关于用户能够使用功能切换来在多个功能或者多功能组合之间切换的USB多功能装置。
背景技术
USB是支持在USB主机计算机与多种可同时存取的USB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电缆总线。连接的外部设备通过主机安排的且基于令牌的协议来共用USB带宽。当主机与其他外部设备运行时,USB总线允许对外部设备的连接、配置、使用、以及分离。
一种现有技术的设计,例如USB复合装置,是能够支持同时连接到USB主机计算机的多种功能,例如计算机网卡、CD-ROM、闪存盘的USB外部设备装置。但是并非所有操作系统都支持此类型装置,所以操作系统要运行较长的扫描时间来找出其所支持的功能类型。另一种现有技术的设计,例如主机辅助(host-aid)解决方案,需要运行引导程序(guide program)。这需要系统付出额外的努力来执行用于操作系统的引导程序,并且需要用户付出额外的努力来发送额外的信号命令USB装置来切换功能。又一种现有技术的设计,例如自动运行USB多功能装置,实际上是执行及/或安装程序到操作系统来自动显示程序,让用户选择操作系统支持哪些功能,以及用户现在想要使用哪些功能。但是,这些装置都不能让用户容易地直接命令他们想要操作系统立即执行哪些功能,而必须等待来自操作系统的进一步指示。由此,业界需要用户友好(user-friendly)的界面来在USB多功能装置提供的多个功能之间切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USB多功能装置及用于USB多功能装置的方法。
依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揭示一种USB多功能装置,支持用于USB主机的多个功能,包含已安装的第一软件模块,以支持第一选择的功能。USB多功能装置包含功能切换模块、存储器及控制器。功能切换模块,接收无关于任何先前信号的输入信号来从第一选择的功能切换至第二选择的功能。存储器包含由控制器执行的切换程序、支持第一选择的功能的第一软件模块以及支持第二选择的功能的第二软件模块。控制器执行切换程序,以基于输入信号来决定第二选择的功能,并且安装第二软件模块。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USB多功能装置的方法,支持用于USB主机的多个功能,包含:由功能切换模块来接收无关于任何先前信号的输入信号来从第一选择的功能切换至第二选择的功能;由存储器来储存切换程序、支持第一选择的功能的第一软件模块以及支持第二选择的功能的第二软件模块;以及由控制器来执行切换程序,以基于输入信号来决定第二选择的功能;以及由控制器安装第二软件模块。
本发明所提出的USB多功能装置及用于USB多功能装置的方法,其能够提供用户友好界面来在USB多功能装置提供的多个功能之间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本发明一实施方式USB系统的方块示意图。
图2为依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用于USB多功能装置的范例功能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举出较佳实施方式来执行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图1为依本发明一实施方式USB系统1的方块示意图。USB系统1包含USB主机10及USB多功能装置12。The USB主机10为个人计算机,并且包含处理器100、存储器102、以及USB主机控制器104。处理器100耦接存储器102以及USB主机控制器104,并且控制其运行。USB多功能装置12包含控制器120、存储器122、功能切换模块124、集线器126、以及USB端口128。控制器120耦接存储器122、功能切换模块124、集线器126、以及USB端口128,并且控制其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1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